元夕无月

元夕无月

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

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译文

满城灯火荡漾着一片春烟,

天色阴沉,月亮隐在海天的那边。

看到鳌山灯彩,引起了仙人流泪,

海外的神山已经沉沦三年!

三年后的今夜天空不见月光,

美丽的月亮大概在台湾故乡。

想到海天之外去寻找明月,

半夜里做梦,神魂飞渡重洋。

注释

元夕:农历正月十五之夜。

六鳌句:鳌同鼇,《列子·汤问》:“龙伯之国有大人,一钓而连六鳌”,又《摭遗》:“李白自称海上钓鳌客,谒宰相问他:“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为钩线?”后来诗家就常用钓鳌客来比喻豪迈有为的人。这里借指鳌山,是把灯彩迭成山的形状;仙是作者自比,因看鳌山灯彩联想到后句的神山沦没而伤心流泪。

神山:《史记·秦始皇纪》:“海中有三神仙:蓬莱、方丈、瀛州,仙人居之”,这里指台湾岛。

五更:以前把一夜分成五更,一更大约两小时,此处指深夜。鲲洋:台湾南部有海口名七鲲身台湾岛,鲲洋,指台湾海峡。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丘逢甲朗读
()

猜你喜欢

唐代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唐代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箜篌所悲竟不还。

()

落日万艘下,气象一何多。何人轻掷纱帽,帆影掠天过。

鄃上通侯如彼,江左夷吾若此,不奈怒鲸何。挥手谢公等,径欲卧烟萝。

当局者,问何似,此高歌。著书传满宾客,馀事貌渔蓑。

贱子平生出处,虽则闲鸥野鹭,十五度黄河。面皱怕窥景,狂论亦消磨。

()

东指羽陵山下。小有亭楼如画。松月夜窗虚。待卿居。

闲却调筝素手。只合替郎温酒。高阁佛灯青。替钞经。

()
唐代李白

月出鲁城东,明如天上雪。鲁女惊莎鸡,鸣机应秋节。
当君相思夜,火落金风高。河汉挂户牖,欲济无轻舠.
我昔辞林丘,云龙忽相见。客星动太微,朝去洛阳殿。
尔来得茂彦,七叶仕汉馀。身为下邳客,家有圯桥书。
傅说未梦时,终当起岩野。万古骑辰星,光辉照天下。
与君各未遇,长策委蒿莱。宝刀隐玉匣,锈涩空莓苔。
遂令世上愚,轻我土与灰。一朝攀龙去,蛙黾安在哉。
故山定有酒,与尔倾金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