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

此夕穷涂士,郁(yù)陶伤寸心。

野平葭(jiā)苇合,村荒藜(lí)(huò)深。

眺听良多感,徙倚(yǐ)独沾襟。

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

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

樊哙(kuài)市井徒,萧何刀笔吏。

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淮阳感秋创作背景

  据《旧唐书·李密传》记载,隋大业九年(613年),李密与杨玄感共同起来反对隋朝,起义失败后被捕,李密用计得脱。逃脱后在淮阳隐姓埋名,郁郁不得志,这首诗就是作者感于当时处境而作。

参考资料:

1、郭宝玉 浮伟忠.唐诗宝鉴 壮志凌云卷: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4-5页

李密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 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隋唐时期的群雄之一李密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乱时,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称魏公。率瓦岗军屡败隋军,威震天下。在瓦岗军原领袖翟让准备让位给他时,翟让的哥哥却从中阻拦。他不得已杀瓦岗军旧主翟让,引发内部不稳,被隋军屡败。后被越王杨侗招抚,又因与宇文化及的拼杀中损失惨重,不久被王世充击败,率残部投降李唐。没过多久又叛唐自立,被唐将盛彦师斩杀于熊耳山。

李密朗读
()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