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竹

我性爱竹老成癖,客寓常栽伴孤宿。为君独抱岁寒心,雨干霜条看不足。

今来塞上无此君,幽梦遥情绕深谷。我欲披图作卧游,画师今谁能画竹。

与可已没仲圭死,卫风淇水空三复。玉翁好画古所无,画师为写潇湘图。

展卷琅玕崒森爽,株株卓立根苍梧。湘娥昼泣天黯惨,呜咽幽涧流清渠。

怪石狰狞立山鬼,云涛烟海相模糊。炎天挥汗一对吟,凉风谡谡吹蓬庐。

()

拔地气不挠,参天节何劲?平生观物心,独对秋篁影。

()

西风入幽篁,寒声何策策?空山寂无人,落日秋痕碧。

()

坚贞不为秋霜厉,合是中虚性自禁。江晚微风递凉色,翠条飞动玉龙吟。

()

昔闻王子猷,曾访戴安道。安知千百年,复见此君好。

()

罢宴归来未夕阳,锁衣犹带御炉香。侍儿不用频挥扇,修竹萧萧生嫩凉。

()

旭日照珊瑚,秋风碧海枯。只愁龙化去,不敢斗齐奴。

()

跬步园林种亦难,渭川还有几千竿。

山云遗我冰绡轴,得与梅花相对看。

()

风流未识生前面,翰墨空遗死后名。凤尾拂云秋有影,龙头出水夜无声。

半生清节江南梦,万里灵槎海上行。应逐锦袍弄明月,倒骑赤鲤对吹笙。

()

我昔爱此君,手植清溪曲。春雨长龙孙,森然数竿玉。

风摇疏影长,日转新阴绿。披襟趁晚凉,啸歌净炎燠。

年来亦何事,东驰复西逐。披图见此君,俯首愧尘俗。

()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

葛陂里神龙悦形,丹山中彩凤栖庭。风吹粉箨香,雨洗苍苔冷,老仙翁笔底春生。明月阑干酒半醒,对一片儿潇湘翠影。

()

葛陂里神龙悦形,丹山中彩凤栖庭。风吹粉箨香,雨洗苍苔冷,老仙翁笔底春生。明月阑干酒半醒,对一片儿潇湘翠影。

()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竿。

()

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

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

人画竹身肥臃肿,萧画茎瘦节节竦。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

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

野塘水边埼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

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

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

萧郎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

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

()

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

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

()

嗟彼凤去,空余虎蹲。

竹不可食,石不能言。

()

平生无计医凡俗,每思开轩学种竹。息斋此画自何来,坐觉寒阴满书屋。

断根入地吴蚕僵,密叶排云威凤翔。洒洒清风照长渭,濛濛翠雾浮清湘。

人世韶音久不作,有材如此转零落。龙笙凤管归何处,变作秋声撼厓壑。

紫阳山高白日寒,幽人自倚疏帘看。秪恐六丁下收拾,夜半失却青琅玕。

()

江南谁解写琅玕,后有仲昭前孟端。自从文藻流传久,转觉丹青赏鉴难。

生绡一幅潇湘出,高堂六月冰霜寒。玉林深处人如玉,欲往从之无羽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