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平

翁广平(1760~1842)清著名书画家、藏书家。字海琛,一字海村,得朱竹坨(彝尊)紫檀印章,程穆倩(邃)刻“老为莺脰渔翁长”句遂号莺脰渔翁。江苏吴江人(一作吴县人)。
工诗古文词,性喜藏书,手自抄录书籍不倦,积书数万册。家有“听莺居”,为藏书、画之所。与文学家、藏书家彭桐桥极友善,曾为桐桥《此静坐斋书目》作序。自称生平与彭桐桥同样有藏书之癖好,但收藏精品既少,又不能多携图书出游,在旅馆中必借观于友人。
晚年藏书渐富。特别喜外国书籍,嘉庆十九年,得到日本史书《吾妻镜》一书数卷,该书详记日本政事和帝王世系。他又搜求日本国史一百七十余种,费时7年对《吾妻镜》加以补充和订正,撰世系表10卷,地理、风土、食货、职官、艺文、兵事20卷,五易其稿,名为《吾妻镜补》三十卷,以了解到日本从天御中主至文化十年(1813)的世系变化、宗主的在位年限、港口贸易、经济发展、通商边贸、文学艺术、乡土风情等。藏书印有“海琛”、“支郎琛志”、“听莺居珍藏古籍书画”等。工于古诗文词。
道光元年(1821)举孝廉方正科。博学嗜古,工画山水,长于隶书。为姚姬传(鼐)所赏。分隶宗汉碑,山水师董、巨,俱为文
()

圣皇御宸极,仁礼柔黔愚。厉精作群吏,责效期黄虞。

巽命屡申播,循良庸简殊。君才卓英俊,揽辔登清途。

何以答主怀,义训昭庭趋。如彼千金方,世传岐与俞。

如彼白乐厩,知无偾辕驹。金丹试一粒,疲瘵立息苏。

轻车就长道,千里看须臾。矧兹广平治,近在京辅区。

笃近绥四方,经辕容粗疏。丰歉时不常,待哺翘喁喁。

帝德何以宣,生厚化乃孚。岂弟歌周雅,民塈理不诬。

如伤铭座侧,伯子真良模。与君敦世好,别语忘烦芜。

君亦何所言,临风慰踟蹰。

()

,而志意又同,以是交甚款。又畸思承得拜其兄今宣慰公于其家,公即欢然相接,倾倒如书。公时在京领漕运,明年为刑曹尚书。会夏暑,以恩例决诸司囚。敏中以御史公以秋官实同其事。旦夕相从者弥月,凡公之毅敏公恕,尽于斯得之,而情好益密矣。又再岁,思承为四川副按察之成都,敏中为御史都司,岁余,谢病归济南。已而闻公由刑曹宣慰云朔,又闻思承还京为冬官侍郎。今年癸巳夏六月,公复以宣慰来山东,常治益都,过济南,顾敏中于陋巷,且致思承之问。凡与思承别盖五年,而公则四年矣,陈契阔,甚相乐也。明旦,公已行矣,乃知公近有充闾之庆,则又喜焉,而独恨不得为一贺也。十月,公以行部复过济南,见公于皇华驿,退以鄙怀作乐府一篇献于公,以发一笑,其亦古人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十载京华,也曾是、飘零狂客。还有幸、公家兄弟,相逢相识。记得宣恩疏决日,柏台骢马秋官笔。甚人生聚散等闲间,都难测。摩抚手,天西北。放浪迹,江湖国。忽高轩飞下,今夕何夕。头上貂蝉看欲见,掌中珠颗今先得。暂放教、诗酒豁平生,公休惜。

()

尔昔承麾日,余兹趋府情。棠阴覆听事,苔石见题名。

梦里丛台月,愁中漳水声。何如窗岫色,能忆谢宣城。

()

汉庭今有召,茂宰被弓旌。飞舄辞花县,鸣珂上玉京。

人悲父母去,余祖友生行。独忆河阳树,能含别后情。

()

同是皇畿宰,回惊二十秋。人随台岳迥,年逐滏河流。

月黯琴疑在,花深舄讵留。寇恂那可借,日暮倚高楼。

()

留京白云司,原庙青山路。眷此湖上芳,期之省中顾。

俄承畿辅麾,遂抗邯郸步。绕郭带澄溪,朱华湛秋露。

燕寝昼亦閒,襦歌夜安作。徒尔奉清香,无由展良晤。

()

昔栖仙令地,今访故人来。忽见弹琴处,真同制锦才。

县花怜自把,尊酒好谁开。他日莱公竹,相思到魏台。

()

流家笠泽来南海,却望燕山忆旧时。古寺独扶丞相榇,荒碑烦寄外孙祠。

相看空羡全忠孝,可赠唯多雪涕洟。为报龙门青琐老,孟郊名藉退之垂。

()

匹马今为赴阙行,腐儒初荷一官成。图书向客翻多累,城郭今年自有情。

隅地桑麻归昨梦,讼庭槐柳识平生。堪怜少小逢明主,未有前朝卓茂名。

()

广平今大郡,别驾共称贤。书最铨曹里,承恩禁陛前。

天香凝宦节,山色上离筵。送酒青云客,挥毫紫阁仙。

春光殊冉冉,别恨各悬悬。拭目重来日,勋阶不次迁。

()

蛾眉萧飒不禁寒,青镜流年懒自看。大有丛台歌舞在,莫将行步怨邯郸。

()

参差鹓序进贤冠,不独兄难弟亦难。解道滹沱饶紫气,至今双璧在邯郸。

()

九天春色散铜龙,黄纸年年免上供。刍粟如山挥不尽,君家兄弟领司农。

()

雨色丹枫半掩扉,交游尺素渐来稀。无端最是随阳鸟,只作青云一处飞。

()

空庭一树影横斜,玉瘦香寒领岁华。解道广平心似铁,古来先已赋梅花。

()

当年宣室受釐开,绛灌如闻也爱才。三辅去天今尺五,何人解放贾生回。

()

可随桃李恨春风,曾是春风掌握中。千尺乔松万年雪,不知天地为谁功。

()

六祝周遗礼,千官汉盛仪。声名无此达,少壮任君为。

孤戍程虽迫,萱堂拜恐迟。都门四月别,愁杀万黄鹂。

()

行役无冬春,车马无南北。

急若机上梭,离别肠自织。

其间走声利,昼夜不能息。

晚得二友生,胸蜺吐五色。

各思强禄仕,安肯坐仰食。

一之毛遂乡,一之太伯国。

岂无颖脱才,可迈古风力。

明当隔大河,去路指斗极。

谁念平原君,能於众中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