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恬

曾恬,生卒年月不详,宋常熟人。字天隐。曾公亮孙,程颢高足,谢良佐弟子。少从杨龟山、谢上蔡、陈了翁、刘元城诸贤游,为存心养性之学。绍兴间为中书舍人,与修《哲宗实录》,官至大宗正丞。以不附和议忤秦桧,提举台州致道观。绍兴二十九年(1159 年)辑谢良佐语编为《上蔡语录》,由朱熹删定

()

曾恬,生卒年月不详,宋常熟人。字天隐。曾公亮孙,程颢高足,谢良佐弟子。少从杨龟山、谢上蔡、陈了翁、刘元城诸贤游,为存心养性之学。绍兴间为中书舍人,与修《哲宗实录》,官至大宗正丞。以不附和议忤秦桧,提举台州致道观。绍兴二十九年(1159 年)辑谢良佐语编为《上蔡语录》,由朱熹删定。葬于苏州香山。

上蔡语录 曾恬

南宋曾恬、胡安国所记录谢良佐的言行录,后经朱熹删定,于绍兴29年(1139)成书,共3卷。《四库全书》列入子部儒家类。有浙江巡捕采进本。黄宗羲所编《宋元学案·上蔡学案》,对《语录》作了精细摘录。此书详尽地记述了谢良佐关于伦理道德学说的许多基本观点。认为天理是天当然而为之,是自然的道理,无毫发杜撰,天者理而已矣。又说天理也,人之理也。循理而与天为一。与天为一,我非我也,理也;理非理也,天也。朱熹初得曾恬所录谢氏语一篇,为括苍吴任写本,又得胡安国写本二篇、书四篇,两相参校,刊去失本旨与诋程氏者,厘为三篇。后于乾道戊子(1168年)重为编次,增补谢氏与胡安国手简数条,定为今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