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居厚

蔡居厚(?—1125)字宽夫,北宋杭州人 ,临安(今属浙江)人。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至顺镇江志》卷一八)。 北宋杭州人,一说莱州胶水(今山东平度)人,字宽夫。第进士。历太常博士、史部员外郎。大观初,为右正言,上疏盛赞神宗变法,迁起居郎、右谏议大夫,力论东南兵政之弊,改户部侍郎、知秦州,因事罢职

()

蔡居厚(?—1125)字宽夫,北宋杭州人 ,临安(今属浙江)人。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至顺镇江志》卷一八)。 北宋杭州人,一说莱州胶水(今山东平度)人,字宽夫。第进士。历太常博士、史部员外郎。大观初,为右正言,上疏盛赞神宗变法,迁起居郎、右谏议大夫,力论东南兵政之弊,改户部侍郎、知秦州,因事罢职。政和中,历知沧州、应天府等。御史蔡承禧之子。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进士。历官太常博士、史部员外郎。大观初年,升为右正言,上疏赞扬王安石变法:“神宗造立法度,旷古绝儗,虽符、祐之党力起相轧,而终不能摇者,出于人心理义之所在也。”,升迁为起居郎、右谏议大夫。政和八年(1118年)由郓州卸任。宣和七年,由户部侍郎改知青州,以病不赴任,回到金陵,不久以疽发于背,卒。


蔡居厚祖父蔡元导,字浚仲,北宋临川人,世居抚州临川城南。曾任南剑州推官,以子贵,累赠朝散郎。蔡居厚父亲蔡承禧,字景繁,北宋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历知虔州雩都县,神宗熙宁八年擢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等,十年加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判官,又出为淮南计度转运副使。事见《苏魏公文集》卷五七《承议郎集贤校理蔡公墓志铭》。

蔡宽夫诗史 蔡居厚

诗话著作。宋蔡居厚撰。蔡居厚(?—1125),字宽夫,临安(今浙江杭州)人。擢进士第,累官吏部员外郎。徽宗大观初拜右正言,后进右谏议大夫,改户部侍郎,坐事罢官。蔡京再相,起知沧、陈、齐三州,加徽猷阁待制,徙汝州。久之,知东平府,复以户部侍郎召,未至。《蔡宽夫诗史》亦称《诗史》,《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二卷。原书久佚,而《诗话总龟》、《诗人玉屑》、《竹庄诗话》等多所称引。罗根泽辑得一百一十二则,郭绍虞辑得一百二十五则。书中内容以记事为主,稍涉评论。其诗学见解,大抵主教化而又尚气韵,故鄙薄晚唐诗,认为晚唐人诗多小巧,无风骚气味,气韵甚卑;称许浑诗虽诗格清丽,然不干教化;称聂夷中诗虽有《三百篇》之旨,又太拙直矣。于宋代诗人,书中则多所称引,不专主一家。有《宋诗话辑佚》本。

()

蔡宽夫诗话 蔡居厚

诗论专著。卷数不详。宋蔡宽夫撰。成书年代不详。蔡宽夫,生卒年不详。宋代有二,一名居厚,字宽夫,进士及第,累官至吏部员外郎,一名启,字宽夫,历任检点试卷官、太学博士侍郎。《诗话》撰者是谁,待考。清人朱绪曾《开有益斋读书志》断为蔡启著,今人郭绍虞《宋诗话考》则定为蔡居厚著。原书已佚,郭绍虞自《苕溪渔隐丛话》等书中辑出87则,编入《宋诗话辑佚》。《蔡宽夫诗话》今存八十七条,多品评诗人诗作,兼及遗闻轶事、声律音乐、典章制度、风土习俗等,其中不少精辟见解为后人称引。如论诗力主天然自在、语意自到,反对用事过多,劳心苦吟,说:天下事有意为之,辄不能尽妙,而文章尤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