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采泉

周采泉(1911-1999),原名周湜,笔名是水、稀翁,室名学老斋,浙江省宁波市鄞县(现称鄞州区)人。主要作品:《杜集书录》、《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为秦楚间写本说》、《金缕百咏》(澳门九九学社1997年出版)、《柳如是杂论》(1986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柳如是别传新证》、《百辛剩墨》(1949年辑印)、《周采泉词剩》、《文史博议》(1986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蒋瑞藻的事迹和贡献》、《李长祥年谱》、《曹天风其人其诗》、《老学斋文史论丛》、《学老斋全集》等。 ►周采泉的诗文(31篇)

()

人物生平

  周采泉(1911-1999),原名周湜,笔名是水、稀翁,室名学老斋,浙江省宁波市鄞县(现称鄞州区)人。一生勤于耕耘,著作等身,也撰写了不少对联留存于世。联联切人切事,语语精光四射。杭州大学教授,浙江省文史馆馆员。中国当代诗词、楹联大家,文史学家。

  新中国成立前,在上海工商界任秘书、协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著名学者、浙江图书馆馆长张宗祥汲引,入杭州大学(今浙大西溪校区)图书馆任职,兼杭州大学教授,担任古籍编目工作及中文系汉语大词典编辑。1985年被聘为浙江省文史馆特约馆员。于诗词界为大家,曾按张伯驹同一韵,作小秦王100首,乃奇才也。一生勤于耕耘,擅长诗词、楹联,著作等身。编著《杜集书录》,汇集历代研究杜甫著作的综合性书目1200余种,颇具参考价值。

  1999年在杭州逝世,享年88岁。有《杜集书录》(上、下册,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为秦楚间写本说》、《金缕百咏》(澳门九九学社1997年出版)、《柳如是杂论》(1986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柳如是别传新证》、《百辛剩墨》(1949年辑印)、《周采泉词剩》、《文史博议》(1986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蒋瑞藻的事迹和贡献》、《李长祥年谱》、《曹天风其人其诗》、《老学斋文史论丛》、《学老斋全集》等多种著作行世。与金敏点校《名山藏副本》。

朋辈嗟零落,蹉跎我尚存。病阑怀夙契,梦短约诗魂。

华屋开宾馆,茅檐失旧村。嫩寒残暑尽,渐喜晓暾温。

()

又值金秋节,樨香处处闻。青天仍一片,明月可三分。

耿耿长开眼,绵绵欲断魂。今朝母难日,百感与谁论。

()

欲排阊阖攀灵琐,痛废蓼莪读楚骚。低首蒹葭分法乳,争雄坛坫壮波涛。

长吟士气萦鸾哕,补画征题藉凤毛。一别尘寰逾廿载,漫天风雨吊诗豪。

()

寰宇寿书圣,如公信绝伦。讵知工吐属,诗句响千春。

()

风前短烛更难支,偶有回光返照时。仙梦欲圆旋远引,劳生己倦欲长辞。

平生积习耽三好,暗室无欺守四知。来去自如真洒脱,不须挥涕读遗诗。

()

病体霜前冷不支,东方欲曙月残时。厌闻卡拉风行调,拊掌亭桥绝妙辞。

量窄不堪浮大白,才疏深愧副相知。寄来自挽催生挽,宛似河梁惜别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