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塞下曲

古塞下曲

古塞下曲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

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

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

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译文

  远行的人早早就骑上了骏马,行途直指蓟城的旁边。蓟城北通大漠,我万里辞别故乡。大漠瀚海上,燃起万千烽火,黄沙之中,曾是千百年来的战场。军书急迫,发至上郡,春色青青,越过了中州河阳。长安宫中的柳条已经婀娜多姿,塞北地区的桑条依然颜色青青,琵琶呜咽,弹出令人泪垂的出塞曲,横笛声声,令人肝肠寸断。

注释

蓟:州名,治所在今天津蓟县。

漠北:即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

海上:瀚海之上,沙漠上。

河阳:今河南孟县。

出塞曲:汉李延年造,曲调悲切。

古塞下曲鉴赏

  “塞下曲”,唐代乐府题,多写边塞之事。此篇乃仿古之作,故称“古塞下曲”。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此诗前四句写万里辞家,远赴边塞。早晨骑马出发,直指蓟城,行程匆匆,字里行间透射出一股豪气。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中间四句写边地见闻。“海上”“沙中”呼应“漠北”。“军书”“春色”,本为静物,加以“发”“度”二字,顿变鲜活,急切迅疾,气势飞动。一写战事,一写时节,一写边关,一写中原,刚健明快。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最后四句一写色,一写声,颜色清丽,声调凄恻,先喜后悲,更显其悲。

  通观全篇,格调苍凉,既有一点悲,又有一点壮,诚为《河岳英灵集》所评:“发调既清,修辞亦秀”,“足可歔欷,震荡心神。”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李颀朗读
()

猜你喜欢

凤鸟有五文,不共群禽姿。言欲览德辉,来下梧桐枝。

文采众爱惜,云是应世奇。廷无箫韶仪,好文空言为。

恐终返天山,逝难风尘羁。

()

旧乞无几新乞多。吾食不续欲分何。汝不吾分越夺那。

越夺那,乞化偷。孱则丐,狠则楼。

()

宫车昔晏驾,鸿宝归亲贤。元后上圣姿,神龙潜虞渊。

乘乾奉天祐,皇极建冲年。百辟迎代来,凝命居清玄。

皇风仁偃草,一日周九埏。震霆雨作解,赫曦清旻悬。

除凶力摧虎,猰㺄犴重键。击冥走鬼魅,好问广询延。

急治热愿濯,从善坂流圆。响答朝至昃,万几无停宣。

泰否一往复,乾坤随转旋。昔自尧舜来,神化无此前。

声休度百王,九庙光蝉嫣。天禄永无疆,圣治终始全。

臣诗属先驱,三灵赫临鉴。

()

天山一夜雪,北风吹复乾。健儿骑马出,踏碎白琅玕。

薄醉拥貂裘,日暮不知寒。季冬飞鸟绝,虚弦控不弹。

焉知北海雁,高翥入长安。帛书天上度,何功报可汗。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