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谷风

小雅·谷风

小雅·谷风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

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译文

谷口呼呼刮大风,大风夹带阵阵雨。当年担惊受怕时,唯我帮你分忧虑。如今富裕又安乐,你却弃我掉头去。

谷口呼呼刮大风,大风旋转不停息。当年担惊受怕时,你搂我在怀抱里。如今富裕又安乐,将我抛开全忘记。

谷口呼呼风不停,刮过巍巍高山岭。刮得百草全枯死,刮得树木都凋零。我的好处你全忘。专门记我小毛病。

注释

习习:大风声。

维:是。

将:方,正当。

与:助。女:同“汝”,你。

转:反而。

颓:自上而下的旋风。

寘:同“置”。

遗:遗忘。

崔嵬(wéi):山高峻的样子。

参考资料:

1、《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427页

小雅·谷风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种说法:旧说多以为是因怨朋友相弃而作,今人多以为是一首被遗弃的妇女所作的诗歌。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470-472

小雅·谷风鉴赏

  这首诗的主题,旧说大体相同,《毛诗序》说:“《谷风》,刺幽王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绝焉。”朱熹也认为是朋友相怨之诗,但他没有将伤友道之绝与刺周幽王硬拉到一起。方玉润《诗经原始》认同朱熹的观点,并力驳《毛诗序》“刺幽王”之说穿凿空泛。今人高亨的《诗经今注》、程俊英的《诗经译注》等均取弃妇之诗说。陈子展《诗经直解》虽仍取旧说,但又说:“此诗风格绝类《国风》,盖以合乐入于《小雅》。《邶风·谷风》,弃妇之词。或疑《小雅·谷风》亦为弃妇之词。母题同,内容往往同,此歌谣常例。《后汉·阴皇后纪》,光武诏书云:‘吾微贱之时,娶于阴氏。因将兵征伐,遂各别离。幸得安全,俱脱虎口。……“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风人之戒,可不慎乎!’此可证此诗早在后汉之初,已有人视为弃妇之词矣。”

  诗中的女主人公被丈夫遗弃,她满腔幽怨地回忆旧日家境贫困时,她辛勤操劳,帮助丈夫克服困难,丈夫对她也体贴疼爱;但后来生活安定富裕了,丈夫就变了心,忘恩负义地将她一脚踢开。因此她唱出这首诗谴责那只可共患难,不能同安乐的负心丈夫。

  诗歌用风雨起兴,这手法同《邶风·谷风》如出一辙,两首《谷风》诗的主题也完全相同,这大概是在风雨交加的时候最容易触发人们的凄苦之情。被丈夫遗弃的妇女,面对凄风苦雨,更会增添无穷的伤怀愁绪,发出“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哀叹。

  此诗语言凄恻而又委婉,只是娓娓地叙述被遗弃前后的事实,不加谴责骂詈的词句,而责备的意思已充分表露,所谓“怨而不怒”,说明主人公是一位性格善良懦弱的劳动妇女。这也反映了几千年以前,妇女就处在被压迫的屈辱境地,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地位。

佚名

佚名不是没有姓名的人,而是作者没有署名,或是由于时间久远等原因作者的真实姓名查无根据,或者根本就无法知道作者是谁。也有的是由于集体创作或是劳动人民从很久远的时候就流传下来的作品,这样的作品的作者就被标作“佚名”。简单来说,佚名就是指作者是匿名发表,或是无法知道作者是谁。

佚名朗读
()

猜你喜欢

雨送微凉入小轩,日高深树听禽言。松崖花落蜂成蜜,芝圃苗肥鹤引孙。

黄卷暗销閒岁月,青山宜问好田园。疏檐清簟琴觞静,时有高人访荜门。

()

图史列坐隅,深居惬幽情。汉上青山多,开轩眼增明。

白鸟烟际来,清风竹间生。抱瓮汲新井,佳蔬有馀馨。

懒散时自适,收书松下行。青苔没屦迹,凉露尚沾缨。

入云问山寺,忽闻疏磬声。

()
 

吾乡沈郎字仲宽,为我遥索月乌篇。月乌喻孝与客旅,二者未知心所安。

孝为百行大且初,鸟中曾参人不如。吾闻沈郎孝且才,即此乃是曾之徒。

寒光满林莫返哺,哑哑叫断肠欲枯。我今南飞依棘枝,为子仰天强哦诗。

乌啼月落粤山低,一夜魂游吴苑西。

()

有华东阳,烨于吴门。古有遗高,展也兹存。孰为先生,秀降三辰。

胸集万宝,手挥五云。九渊湛映,千茝齐芬。鹤跱霄逵,抗百风尘。

维予二祖,式契且姻。亲公自髫,属于夕昕。齿惟父子,视犹季昆。

聚晤员员,援推勤勤。谓子良史,左丘马班。谓子鹏运,直举横鶱。

安知乘马,班如迍邅。终需于泥,以卒岁年。余既暮矣,公犹岿然。

于何不臧,自遐不因。一往不复,追悔空辛。岂念平生,我思古人。

()
宋代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