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寄子由三首

中秋月寄子由三首

殷勤去年月,潋滟古城东。

憔悴去年人,卧病破窗中。

徘徊巧相觅,窈窕穿房栊。

月岂知我病,但见歌楼空。

抚枕三叹息,扶杖起相従。

天风不相哀,吹我落琼宫。

白露入肝肺,夜吟如秋虫。

坐令太白豪,化为东野穷。

余年知几何,佳月岂屡逢。

寒鱼亦不睡,竟夕相噞喁。

六年逢此月,五年照离别。

(中秋有月凡六年矣,惟去岁与子由会于此。

)歌君别时曲,满座为凄咽。

留都信繁丽,此会岂轻掷。

镕银百顷湖,挂镜千寻阙。

三更歌吹罢,人影乱清樾。

归来北堂下,寒光翻露叶。

唤酒与归饮,念我向儿说。

岂知衰病后,空盏对梨栗。

但见古河东,荞麦如铺雪。

欲和去年曲,复恐心断绝。

舒子在汶上,闭门相对清。

(舒焕试举人郓州。

)郑子向河朔,(郑仅赴北京户曹。

)孤舟连夜行。

顿子虽咫尺,兀如在牢扃。

(顿起来徐试举人。

)赵子寄书来,水调有余声。

(今日得赵杲卿书,犹记余在东武中秋所作《水调歌头》。

)悠哉四子心,共此千里明。

明月不解老,良辰难合并。

回顾坐上人,聚散如流萍。

尝闻此宵月,万里同阴晴。

(故人史生为余言:尝见海贾云中秋有月,则是岁珠多而圆,贾人常以此候之,虽相去万里,他日会合相问,阴晴无不同者。

)天公自著意,此会那可轻。

明年各相望,俯仰今古情。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雨霁风高天气清。玉盘浮出海,转空明。小窗帘影冷如冰。愁不寐,独自傍阶行。
情似浪头轻。一番销欲尽,一番生。无言惆怅到参横。人欲起,鹎鵊几声鸣。

()
 

东风庭户。红满桃花树。准拟踏青南陌路。双凤绣鞋新做。
秋千月挂黄昏。画堂深掩朱门。立尽花阴归去,此时别是销魂。

()
唐代徐铉

翠黛嚬如怨,朱颜醉更春。占将南国貌,恼杀别家人。
粉汗沾巡盏,花钿逐舞茵。明朝绮窗下,离恨两殷勤。

()

城郭纷纷老倦寻,幅巾来寄北山岑。

长遭客子留连我,未快穿云涉水心。

()
唐代姚崇

游豫停仙跸,登临对晚晴。川凫连倒影,岩鸟应虚声。
野奏风成曲,山居云作缨。今朝丘壑上,高兴小蓬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