柁楼今夕梦,脉脉春寒送直过画眉桥,钱塘江上潮

柁楼今夕梦,脉脉春寒送直过画眉桥,钱塘江上潮
知君此际情萧索,黄芦苦竹孤舟泊。烟白酒旗青,水村鱼市晴。
柁楼今夕梦,脉脉春寒送。直过画眉桥,钱塘江上潮。

全文赏析

词人用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笔触描写了好友归家途中的情景和心境。此小令虽然短小,却是非常精致经典,在心头唇间把玩,意味无穷。 “知君此际情萧瑟,黄芦苦竹绕孤舟”。起句愁闷凄清。黄芦、苦竹、孤舟,已是自然勾勒出一情萧索的场景。“黄芦苦竹绕孤舟”化自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黄芦苦竹绕宅生”,很是荒凉寂寂无相伴。顾梁汾的仕途是不得志的,故词人拟出萧瑟的情境,亦有深知君心之意。 “烟白酒旗青,水村鱼市晴”。却是截然不同的场景了。此句极具唐诗的凝练疏朗,一副怡然安然之态。读此句,一下让人想到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每句前两词简单罗列画龙,末字点睛。整句瞬间生动起来。江南之旅,江南的迷蒙烟雨山光水色必定给容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处传神之极的信手拈来,很有有孟浩然诗中“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气象。此二句一出,顿将前二句的愁苦凄清之浮云一扫而光,水落石出般的神气一清。 “柁楼今夕梦,脉脉春寒送”。想象顾梁汾轻寒春夜,舟中独宿的孤单景象。柁楼,船上操柁之室,借指乘船之人,亦即顾梁汾。如同上阙,这两句的走低为接下来的穿云破雾宕开一笔蓄足了势。 “直过画眉桥,钱塘江上潮”二句,是全词最为精妙的一笔。此处词人说直过画眉桥,一是代指梁汾故乡,二来暗用汉张敞为妻画眉的典故。汉代的张敞是当时的名臣,和妻子感情很好。因为他的妻子幼时受伤,眉角有了缺点,所以他每天要替妻子画眉后,才去上朝。此事慢慢传开,大臣们都对张敞嗤之以鼻,认为张敞有失身份和体面。有好事者把这事告诉了汉武帝。一次,汉武帝在朝廷中当着很多大臣对张敞问起这件事。张敞不仅丝毫没有难为情,而且理直气壮地说:“闺房之乐,有甚于画眉者?”容若在这里用“直过”,大有戏谑好友归心似箭“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心情。用画眉的典,也喻有愿顾梁汾夫妻和美。末句“钱塘江上潮”,也是意味无穷的一句。可以理解为顾梁汾直过画眉桥时钱塘江上潮水起伏的自然景观,烘托此刻顾梁汾的心潮起伏的心情。词人的想像力总是丰富无穷的。也可以理解为直喻那一刻好友的心情,如同钱塘江潮之起伏。俗语说,近乡情更怯,过了画眉桥,便离家人更近了。若是再引申一点,也可以理解为是词人对好友人生的一个美好祝愿和宽慰,意思如同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者,词人是暗喻好友归家之后的闺中之乐,也无不可。词人的诙谐俏皮,在他《菩萨蛮·为陈其年题照》中可见一斑,他说陈其年,“须髯浑似戟,时作簪花剧。背立讶卿卿,知卿无那意”,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纳兰性德朗读
()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