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明建邺憨山道者德清注解老子道德经
()
林语堂著,林语堂先生以其特有的笔调和论述方式谈老子思想的一本书。该书按《老子》原有的顺序对八十一章分别予以语译和解说。每一章的解说均是按该章宗旨进行分节讨论。解说是把老子智慧放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予以思考,尤其注重老子与孔子、庄子的比较。书中把《老子》八十一章按内容概括为七篇,分别为:道之德、道之训、道之体、力量之源、生活的准则、政治论、箴言。书中认为《老子》前四篇(前四十章)形成老子思想的哲学原理,后四十一章(后三篇)是讨论实际生活上的问题。该书另有三篇序文和一篇有趣的附文《想象的孔老会谈》。林语堂先生在书中认为,道家哲学恰说明中国民族性中孔子所不能满足的一面。道家哲学为中国思想之浪漫派,孔教则为中国思想之经典派。而《老子》一书是全世界文坛上最光辉籼烂的自保的阴谋哲学。老子是以混混噩噩藏拙蹈晦为人生战争利器的唯一学理,而此学理的本身,实为人类最高智慧之珍果。老子的隽语,象粉碎的宝石,不需装饰便可自闪光耀。了解老子的最好的方法,便是配合庄子来研读。另外一种研究老子的方法,是从爱默生的短文《循环论》着手,爱默生运用诗歌顿呼“循环哲学家”之中“循环”,导出了与老子同样的思想体系。书中认为,
()
《老子全译》是对《老子》的介绍。《老子》后人又称《道德经》,是一部讲哲理的古籍,又是韵文。
()
儒家崇理性,尚修身;道家却抱持反面的观点,偏好自然与直觉。喜欢抗拒外物的人,似乎总站在高处,较易于接受外界事物的一方更能吸引人。代表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人,便是尊崇礼教的孔子和喜欢抗拒外物的自然主义者——老子。在本书中,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全面揭了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真正内涵!
()
西晋惠帝末年,道士王浮所作。残本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王浮常与帛远论争道、佛二教,而道教常遭论破,王浮为此深感屈辱,故而伪作本经,欲将道教提升于佛教之上。其书内容谓:老子赴西域,又至印度,转生为释迦而教化胡人。此经一出,首先有北周‘笑道论’论难之,继有唐代之破邪论、辩正论、集古今佛道论衡等先后批判之。唐高宗总章元年(668)本经被焚毁,中宗神龙元年(705 )更遭到严禁,宋时虽曾一度流传,然迄元代又遭禁止而告绝迹。近年法国学者伯希和(P. Pelliot)自敦煌发现本书,全书十卷仅存第一卷与第十卷。敦煌本第一卷题为‘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第十卷末尾题为‘老子化胡经卷第十’。根据研究,大正藏所收本与王浮所作老子化胡经之内容大相迳庭,其理由如下:(一)王浮之化胡经仅有一卷,敦煌本则有十卷。(二)敦煌本题为‘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王浮本则从未称为‘老子西升化胡经’。(三)敦煌本含有浓厚之摩尼教思想,或可推知现存之敦煌本为唐代摩尼教传入以后之着作,而非王浮所作之老子化胡经。
()
老子,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相传是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后又为柱下史,通晓上下古今之变。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晚年隐居沛(今江苏沛县),躬耕垄亩,授徒讲学。后西入关中,客死于秦。战国时期,他的语录广为流传,经环渊整理,成《道德经》上下两篇,即今本《老子》。
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叫做“道”,也称“朴”或“无”。把它作为世界万物产生的总根源和变化的总规律。“道”是混沌未分、无象无物、原始的、永恒运动的、不可感知的万事之宗。老子认为,“道”的法则及运动形式是宇宙间最理想、最完善的存在模式。这个法则是“自然”,这个运动形式就是一种封闭式的往复循环,“周行而不殆”。“道”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即一切事物都寓于正反两方面的对立中,它们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认识事物发展的总规律要用透彻的思维去分析。老子认为只有保持事物的弱小屈辱地位,才能避免物壮则老、荣显则亡的坏结局。老子认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常无为而常不为”,主张清心寡欲,无为而治,劝谏统治者减少政事
()

吾生幸凝湛,智浪纷竞结。流宕失真宗,遂之弱丧辙。

虽欲反故乡,埋翳归途绝。涤除非玄风,垢心焉能歇。

大矣五千鸣,特为道丧设。鉴之诚水镜,法秽皆朗彻。

()

南翁高卧似渊明,不种黄花种竹君。挂起北窗长见此,苍烟一抹带斜曛。

()

老子当年,壮志凌云,巍科起家。被尘嚣沸耳,鏖成重听,簿书眯眼、攻作昏花。天上归来,山中绝倒,部曲黄牛鼓吹蛙。闲宫好,判园丁牧竖,一日三衙。平生几度天涯。恰舣住飘飘泛海槎。向竹林苔径,时来教鹤,山泉石鼎,自为烹茶。庭下花开,楼头雨霁,尽着春风笑鬓华。功名事,问西山爽气,多少烟霞。

()

老子风神清洒。好句自然传写。立雪赋梅花,更折绿条成把。闲雅。闲雅。莫道吉人辞寡。

()

老子深栖趣已成,尘鞿何计可相萦。

寒泉一道知来脉,灵木多年产寄生。

云外暗藏龙虎穴,风中清度鹤猿志。

挝从等是无心侣,同吃山厨芋颗羹。

()

翠屋交空结夏阴,征鞍亭午喜阴临。

披开草棘千重路,洗出冰壶一片心。

祥老还寻江浙去,诗家谁作楚梁吟。

须知珠玉元无踪,不惜西风惠我音。

()

见了黄梅留一宿,此风久矣无人续。相逢谁许问寒暄,个中且自龟藏六。

寿师严冷面如铁,背负真乘腰不折。有时禅定出尘表,兀坐蒲团头满雪。

平生俗物不挂目,终日翻经聊自足。不离当处常湛然,波澄倒影千山绿。

迩来邂逅文中虎,一幅水藤为下语。我今欲赞没因由,只把茶瓯对赵州。

()

老子家山,近古苏州,有监本呆。叹长途荷担,斯宜已矣,急湍鼓枻,岂不危哉。我爱陶潜,休官彭泽,为三径荒芜归去来。君恩重,奈边戈未偃,阃毂犹推。东南休运将回。幸天日清明公道开。把孤忠自许,我心匪石,一真难灭,人口如碑。青眼旧交,黑头新贵。快九万里风鹏背培。诗筒寄,正多情未已,聊解君颐。

()

去国有华发,出关无送车。

未能尽韬晦,紫气作前驱。

()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