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即《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从第一分至第十三分,但有心明,而无曼拿罗法。
()
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集注》。佛典注疏。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明成祖朱棣敕辑。四卷。是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注释书。汇集历代注释《金刚经》五十三家之说,故又称《金刚经五十三家注》。书首明成祖序云:“自唐宋以来,注释是经者,无虑数十百家。……朕夙钦大觉,仰慕真如,间阅诸编,选其至精至要,经旨弗违者,重加纂辑,特命锓梓,用广流传。”书前有《金刚经道场前仪》及《金刚经五十三家注解姓号目录》,书后有《金刚经道场后仪》。所录经文依梁昭明太子分目,开为三十二分。书成后即刊行。明正统三年(1438)又重刊施印。其后又多次刻印。
()
一卷,失译人名。金刚力士哀恋不息,帝释慰止之。
()
已申如实不空义 如如演说不取著 摄彼名句及文身 融归一念成观行
()
经云。宁起有见如须弥山。勿起恶取空见如芥子许。盖空见拨无因果。能断五乘善根故也。然般若如大火聚。四面皆不可触。触则被烧。苟不取著。则温身熟食除冥。以喻四门皆可入道。又何为独破空哉。须知空句破。则四句皆破。破空句。正所以显空门。空门显。四门皆显。菩萨欲具一切佛法。当学般若。般若何止破空相始教而已。且如此经。一则云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再则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继又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云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是岂非实相大乘之正印乎。是为序。
()
摩诃大法王  无短亦无长  本来无皂白  随处现青黄  华发看朝艳  林凋逐晚霜  疾雷何太急  迅电亦非光  九圣犹难测  龙天岂度量  古今人不识  权立号金刚
()
一卷,不空译。大般若五百七十八卷,第十会般若理趣分之密部也。此经说金刚萨埵所证三摩地之法门。略名般若理趣经,又云理趣释。
()
一卷,不空译之理趣经外,异译之理趣经也。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依梵本于中天译,与《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同。而诸心明。皆佛自说。
()
一卷,唐玄奘译。与罗什译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菩提流支译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真谛译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达摩笈多译之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义净译之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同本异译。慈恩传七曰:‘据梵本具云能断金刚般若。旧经直云金刚般若,欲明菩萨以分别为烦恼,而分别之惑坚类金刚。唯此经所诠无分别慧乃能除断,故曰金刚般若。’
()
七卷,宋法贤译。大乐金刚为金刚萨埵之异名。有二十五品。说仪轨及实理。大三昧金刚真实理仪轨分第一,毗卢遮那佛在他化自在天宫,说吽字心明。及敕金刚手说曼拿罗法。一切如来真实理金刚三昧仪轨分第二,说阿字心明,及说曼拿罗法。降伏三界金刚三昧大仪轨分第三,金刚手菩萨说吽字心明,及说曼拿罗法。清净诸烦恼三昧大仪轨分第四,观自在菩萨说纥哩字心明,及说曼拿罗法。一切宝灌顶大三昧仪轨分第五,虚空藏菩萨说怛鹕字心明,及说曼拿罗法。一切拳印三昧大仪轨分第六,金刚拳菩萨说恶字心明,及说曼拿罗法。金刚字轮三昧大仪轨分第七,妙吉祥菩萨说阿字心明,及说曼拿罗法。一切曼拿罗金刚轮三昧大仪轨分第八,同心生转法轮菩萨说吽字心明,及说曼拿罗法。众金刚三昧大仪轨分第九,绫绫那巘惹菩萨说唵字心明,及说曼拿罗法。金刚忿怒三昧大仪轨分第十,降诸魔金刚药剎菩萨说郝字心明,及说曼拿罗法。一切乐三昧大仪轨分第十一,金刚手菩萨说吽字心明,及说曼拿罗法。外金刚部仪轨分第十二,外金刚部众说讷哩字心明,摩怛哩众说毗逾字心明,摩度迦罗众说莎字心明,四贤圣说鍐字心明,及各说成就法。般若波罗密多教称赞分第十三,一切如来云集,赞金刚手菩萨。金刚手菩萨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