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
唐代诗人船子和尚著,无法忍寺首座坦禅师刻本,正集2卷,续集2卷,收船子和尚渔父歌词29首,以及历代僧俗和咏等。船子即德诚,遂宁(今四川省内)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于中唐时期。《五灯会元》卷五说他“节操高邈,度量不群”,得法于药山惟俨禅师,隐居于秀州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吴江畔,泛一小舟,随缘度日,以接四方往来行人。《船子和尚拨棹歌》写垂钓非常形象精彩,如“三十年来坐钓台,钩头往往得黄能。金鳞不遇空劳力,收取丝纶归去来”;“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三十年来海上游,水清鱼现不吞钩。钓竿斫尽重载竹,不计功程得便休”;“有一鱼兮伟莫裁,混融包纳信奇哉。能变化,吐风雷,下线何曾钓得来。”出家人戒杀生,和尚钓鱼只不过是借以说禅而已。如“千尺丝纶直下垂”这首诗,写的是垂钓的情景和过程。在清澈平静的水面上,漂着一叶扁舟,当丝纶垂下的时候,水面漾起层层波纹。其时其景,给人一种幽清寂静,身心俱忘之感。千尺丝纶,以见求之深;万波随动,以见动之广;夜静水寒,以见心之诚。鱼既不食,于是满载明月而归。诗中表述的清静虚空的心境,更是禅宗所提倡的。《船子和尚拨棹歌》都是吟
()
杂剧剧本。南海观世音菩萨净瓶内的杨柳枝因偶污微尘,被罚往人间,在杭州作风尘妓女,名为柳翠。三十年后罗汉月明尊者化成风魔和尚,经过三次说法,使柳翠醒悟,同时坐化升天。金院本有《月明法曲》、《净瓶儿》二本,内容应与此剧有关。《度柳翠》杂剧现存的息机子本、《元曲选》本和《柳枝集》本均未录作者姓名,至清李调元在《剧话》卷下始提出其作者为李寿卿,后姚燮《今乐考证》亦主此说,并作了进一步的考证,到王国维《曲律》卷二把《度柳翠》杂剧列在李寿卿名下,遂为定论。李寿卿为元初杂剧作家,《录鬼簿》记他为“太原人,将仕郎,除县丞”,并且和纪君祥、郑廷玉同时,作有杂剧十本,基本上是历史剧和佛道剧。
()
元杂剧剧本。一作《布袋和尚醉屈忍字记》,简名《忍字记》。郑廷玉撰。末本。写弥勒尊者化身为布袋和尚度富翁刘均佐出家。全剧四折一楔子。剧情是:汴梁富翁刘均佐原是罗汉化身,平时吝啬成性。偶然在风雪中救起刘均佑,与他结为兄弟,让他替自己看管家财。此时弥勒尊者化身为布袋和尚前来点化刘均佐,在他手心写了一“忍”字,劝他出家,他不肯听从。又有一人刘九儿前来讨钱,被刘均佐意外打死,布袋和尚救活此人后,刘均佐勉强同意在家里后花园中出家修行。他后来听说妻子与义弟刘均佑饮酒作乐,本要持刀杀人,后来心灰意冷,见了“忍”字,随布袋和尚出家。但刘均佐仍然凡心不断,放不下万贯家私和娇妻儿女,三个月后终于忍不住,回家后才发现人间已过百余年,孙子都已成老汉,省悟到人生如梦。于是由布袋和尚接引,刘均佐复为罗汉。
()
明代禅宗典籍。明无异元来撰,成正编。一卷。此书为揭举参禅中常犯毛病,指导参学人如何做工夫,发疑情,参公案的专书。中收“示初心做工夫警语”、“评古德垂示警语”、“示疑情发不起警语”、“示参禅偈十首”等内容。全书阐述直截简当,义理精明,切中肯綮,被认为是禅门的“切要新书”,是能禅做工夫求大悟门的必读书。日本学者铃木大拙对此书评价甚高,在其论著中多所引用。
()
师讳敬安,字寄禅,本湖南湘潭黄氏子,父曰宣杏,母胡太君,奉观音大士甚虔,梦兰而生师,时前清咸丰元年十二月三日也。方髫龄时,即屏弃腥味,随母拜月,喜闻人谈仙佛事。七岁丧母,十二岁丧父,师方就塾师受《论语》,未卒业,家贫,与弟子成俱废读,为田家牧牛;然常携书自课。同治七年春,驱牛出郊,见篱间白桃花,为风雨摧落,感而大哭,遂投湘阴法华寺,从东林师祝发,时师年十八。未几,徙南岳祝圣寺,从贤楷律师受具足戒。
()
禅宗语录。宋仁勇、守端等编集。一卷。杨岐方会(992—1049),北宋禅宗僧人,杨岐派的创始人。此书是其语录的汇编。包括仁勇编《袁州杨岐山普通禅院会和尚语录》、守端编《后住潭州云盖山海会寺语录》、《潭州道吾真禅师语要》及《勘辨》、《偈颂》几部分。据书末所附《序》及题记,此书初为守端于皇祐二年(1050)传出,“编成一轴”;元祐三年(1088)重刻。收录于《古尊宿语录》卷一九。今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
全一卷(或作二卷)。又作密庵咸杰禅师语录、密庵录。宋代僧密庵咸杰(1118~1186)撰,松源崇岳、笑庵了悟等编。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刊行。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编录乾明禅院、太平兴国禅寺、华藏禅寺、天童景德禅寺等七会之语录,及小参、普说、颂赞、偈颂、法语、塔铭等。卷首有张镃之序文。
()
凡二卷。又作天童如净禅师语录。南宋曹洞宗僧天童如净(1163~1228)撰,文素、妙宗、唯敬等编。理宗绍定二年(1229)刊行。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收录如净于建康府清凉寺、台州瑞岩寺、临安府净慈寺、明州瑞岩寺与天童景德寺之上堂法语,以及小参、普说、法语、颂古、赞佛祖、自赞、小佛事、偈颂等。如净为曹洞宗颇具代表性之宗师,其法嗣道元系日本曹洞宗之宗祖,故由本语录可了解如净在中、日曹洞宗史上之重要地位。又如净之法嗣义远,将如净和尚语录所未刊之天童上堂法语二十则辑为一卷,称为天童山景德寺如净禅师续语录,又称天童遗落录,亦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
()
禅宗语录。宋妙源等编集。十卷。虚堂(1185—1269),法号智愚,号虚堂,禅宗临济宗大鉴下二十一世传人。此书是其语录的汇编。卷一包括妙源编《嘉兴府兴圣禅寺虚堂和尚语录》、可宣编《嘉兴府报恩光孝禅寺语录》、无隐编《庆元府显孝禅寺开山语录》、梵阅编《庆元府瑞岩开善禅寺语录》、德溢编《庆元府万松山延福禅寺语录》。卷二是惟俊、法云编《婺州云黄山宝林禅寺语录》。卷三包括德惟等编《庆元府阿育王山广利禅寺语录》、似藻编《柏岩慧照禅寺语录》、至源和文衡编《临安府净慈报恩光孝禅寺语录》、惟份和文恺编《临安府径山兴圣万寿禅寺语录》。卷四为《法语》、《普说》等。卷五、卷六为天隐编《颂古》、《代别》、《佛祖赞》等。卷七为《偈颂》。卷八为以文、无补、法光等编《虚堂和尚续辑》,道准、禧会等编《临安府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后录》。卷九为正一、净喜等编《临安府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后录》。卷一○为《偈颂》,附法云撰《行状》。此书初刻于南宋咸淳五年(1269)。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及《大正藏》。
()
简称《布袋和尚传》。佛教传记。元昙噩撰。一卷。是五代僧契此的传记。契此,浙江奉化人,居杭州岳林寺,号“长汀子”、“布袋和尚”。传记中叙述了关于布袋和尚的种种神话传说和后世奉其为大肚弥勒佛的历史过程。书前有《题》、《布袋老僧小序》及《序》三文。书后有明代僧人广如的《布袋和尚后序》。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

木平山里人,貌古年复少。相看陌路同,论心秋月皎。

怀衲线非蚕,助歌声有鸟。城阙今日来,一讴曾已晓。

()

峨峨双髻山,瀑布泻云间。尘世自疑水,禅门长去关。

茯神松不异,藏宝石俱闲。向此师清业,如何方可攀。

()

严冷面皮,软顽肠肚。

对同参唱菩萨蛮,与行家说无义语。

纵苍鹰搏物机,闢狮子翻身路。

医衲僧病下天王补心圆,移睹史宫换长庚大火聚。

虽潜行密用处鹘眼迷踪,点捡将来也是果州饭布。

()

抵掌女娲前功捐,鍊石力尽还霣天。怒飞十有八万里,掷陷彭蠡三重渊。

藏山于泽信有力,愚公欲移重万肩。黄家亚夫更痴绝,漫向麟史求何年。

安知自分牛斗躔,天穴上当匡庐颠。银河一塞□□□,至今飞流挂长川。

我来正逢槐火节,舣矶少系东吴船。相携诗僧上佛阁,箕踞对酒淡其然。

渠闻舌挢若自失,子辨乃出邹衍前。无书太古何所得,为言乌有先生传。

()

暂诣高僧话,来寻野寺孤。

岸花藏水碓,溪竹映风炉。

顶上巢新鹊,衣中得旧珠。

谈禅未得去,辍棹且踟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