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

()
诗别集。宋戴昺著。五卷。据其《自序》,乃在池州为幕僚时作。清修《四库全书》时,采得二本,一为两淮所进,题曰《戴东野诗》,一卷,附录于戴复古集后。一为浙江所进,五卷,编次稍有条理,而诗视两淮本少数篇。四库馆臣以后者为主,据前者增入诗十三首,又据《宋诗钞》增入诗二首。
()
诗别集。十卷。唐孟郊撰。孟郊诗在晚唐已有结集,晚唐邵谒曾有《览孟东野集》一诗。据宋敏求记述,宋初孟集行世之本很多,但卷数不一,多寡各异。宋敏求把它统编成十四类,合成十卷,使孟集有一个较善之本,而以前的汴吴本、周安惠本、蜀之二卷本《咸池集》俱废。宋敏求本遂成为以后一切孟集的祖本。晁公武、陈振孙所著录的都是此宋编十卷本。黄丕烈曾得一北宋椠本,半页十一行,行十六字,后历经辗转,为李盛铎木樨轩所得(见《藏园群书经眼录》卷一二),今藏于北京大学。1934年武进陶氏涉园影印者即为此本。黄丕烈另有一北宋蜀本,仅存五卷,藏于北京图书馆。南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天台国材曾用宋敏求本锓诸梓。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1556),无锡秦禾于都穆处得国材旧本,秦氏又从之翻刻,卷帙行款尚是宋本之旧,末附与韩愈的联句。此本又有凌濛初朱墨套印本,增入刘辰翁评语。须溪评语仅赖凌本以传。国材本系统之外,尚有书棚本系统流传。陆心源皕宋楼藏汲古阁影宋精抄《孟东野诗集》十卷,题后有“临安府棚前北睦亲仁坊南陈宅经籍铺印”一行,因知乃抄自棚本。今《四部丛刊》所影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刊本,据丁丙判断,“其为翻雕棚本无疑,…
()

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

吾与东野生并世,如何复蹑二子踪。

东野不得官,白首夸龙钟。

韩子稍奸黠,自惭青蒿倚长松。

低头拜东野,原得终始如駏蛩。

东野不回头,有如寸筳撞巨钟。

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

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

()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敚,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

  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其弗信矣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臧孙辰、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秦之兴,李斯鸣之。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将天丑其德莫之顾邪?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

  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邪,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于天者以解之。

()

君家乌石园头路,旧日空阡今日墓。几看高冢卧麒麟,谁似松楸驯鹿护。

客来亭下读新碑,飒飒西风吹蒺藜。但使灵祠歌舞在,百年荆棘路应迷。

()

拊斗答虚籁,和寡嗤笑多。得时朱离淫,苟合终不和。

悠然得遗响,如得金叵罗。还汝金叵罗,听我铜斗歌。

()

我归颍川无故人,城东野老须如银。

少年椎埋起黄尘,晚岁折节依仙真。

走如麏鹿人莫亲,呼来上堂饮清樽。

踞床闭目略频伸,指我黄河出昆仑。

东流入海还天津,沐浴周遍才逡巡。

婴儿跏趺乘日轮,脱身游戏走四邻。

逢人不告非自珍,许我已老知闭门。

东朝太行款真君,告我不返游峨岷。

还家一舍卧不晨,阖棺空空但衣巾。

平生自言师洞宾,嗟世贱目贵所闻。

()

谁肯低头老孟郊,譬之草木等荃茅。

倚松人好传闻久,采蕨山深梦寐劳。

飞兔妙摛青玉案,胎仙重脱紫云胞。

小奚容入江西社,四海眼空毋甚高。

()

峡山逼而峻,峡泉湍以碕。

峡草如毨毛,峡树多樛枝。

峡禽惟杜鹃,血吻日夜啼。

峡马类黄狗,不能长鸣嘶。

峡晓虎迹多,峡暮人迹稀。

峡路如登天,猿鹤不敢梯。

仆夫负嵎哭,我亦呻吟悲。

悲吟不成章,聊赓峡哀诗。

()

峡山偪而峻,峡泉湍以埼。峡草如毨毛,峡树多樛枝。

峡禽惟杜鹃,血吻日夜啼。峡马类黄狗,不能长鸣嘶。

峡晓虎迹多,峡暮人迹稀。峡路如登天,猿鹤不敢梯。

仆夫负嵎哭,我亦呻吟悲。悲吟不成章,聊赓峡哀诗。

()

酸寒孟夫子,苦爱老叉诗。生涩有百篇,谓是琼瑶辞。

百篇非所长,忧来豁穷悲。唯有刚肠铁,百炼不柔亏。

退之何可骂,东野何可欺。文王已云没,谁顾好爵縻。

生死守一丘,宁计饱与饥。万事付杯酒,从人笑狂痴。

()

东野山人有晋风,归来三径自栽松。锦囊句好闲中趣,铅鼎丹成静处功。

无事杖藜随野鹤,有时隐几看晴峰。长江近日风波恶,莫向深渊下钓筒。

()

清晨闲上郁孤台,鼓咽谯楼角更哀。病叶满山难独扫,狂花一树为谁开。

泉枯石井狮空吼,雨暗荒池凤不来。欲向江东问仙老,海风吹浪驾舟回。

()

霜辉濯寒魄,景象恒过清。止于枕上看,不可立中庭。

枕上一尺光,中庭千里横。千里多伤悲,一尺已峥嵘。

贫病赏明月,更无丝竹声。但言此夜好,已完看月情。

始知天有月,不为贫病明。

()

幽人海昌住,草屋向村墟。□竹频呼鹤,分泉谩种鱼。

梨花春巷冷,榆叶夜窗虚。细雨篝灯火,匡床正读书。

()

东野英溪英,妙寄寒苦诗。里社今有井,谁构亭覆之。

想彼异代贤,孤标夺葳蕤。可斋出帝冑,结庐探幽奇。

分符庐山阳,归葺园与池。高怀敦薄俗,万象共眇窥。

惟怜时不与,舟壑忽夜移。身世付永摈,逸驾沦西驰。

我此偶窃稍,荏苒垂三期。两获憩绝境,真与浮世遗。

牵裾古木底,洗屐官溪湄。想像贞曜公,沦落长安时。

壮心侔元造,沥思抽肝脾。衰谢入硬语,难以好爵縻。

此乡所自出,指点馀芳茨。相去五百年,随胜营诗词。

清扬藉发挥,昧者迷藩篱。孟公能归欤,赵侯今已而。

罢酒闻清弹,眼在空涕洟。孰能经始初,欲绵无穷期。

再传至斯荒,旷望逝水悲。丘壑漫独存,岂不重尔思。

拘情失寝处,触事逢乖离。无端菊帽破,不管西风吹。

俛仰兴替间,惟馀鸥鹭知。心遥岁年遒,行将谢尘羁。

我穷吟更穷,逐逐亦已疲。有愧快士志,名盛位任卑。

制愁游学宫,弗读国朴碑。四顾云树苍,雅道谁扶持。

()

吟损秋天月不明,兰无香气鹤无声。

自从东野先生死,侧近云山得散行。

老松临死不生枝,东野先生早哭儿。

但是洛阳城里客,家传一本杏殇诗。

()

冷雨凄其,悲风萧条,几日酿成奇灾。君忽赋杏殇,事难逆审。

应是昙花一现,可再世、羊环来重证。化机幽眇,无非气运,试凭天问。

自省。六旬近。也蝉蜕轻抛,鸠巢拙捐。频枨触、老怀曩时余恨。

今日为君伤逝,傃黄歇、江天泪还抆。无可奈、强致温词,千万破愁无闷。

()

粤从动静极互根,裂为二气分五行。

未有二气先有理,理与气合人物生。

人惟禀得天地气,故为耳目形口鼻。

人惟禀得气之理,故为仁义为礼智。

气为人形理为心,同是水木火土金。

今人问气不问理,茫茫只向天外寻。

人而不仁木已死,不须更论败在子。

人而薄义金已伤,如何却说生在巳。

无礼无智水火灭,不忠不信土气绝。

人于心上斩了根,是气安从有萌蘖。

出门一笑逢星翁,谈天议论迥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