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万春

俞万春(1794-1849),字仲华,号忽雷道人,晚号黄牛道人。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生于北京。兄弟七人,排行第二。幼丧母,多疾,由淑人钱氏抚养成人。诸生。家有藏书万卷,自幼博览群籍。嘉庆十八年(1813),随父居广东,逢黎民起义,助父平之。道光十一年至十二年(1831—1832)间,又逢瑶民之变,助父平息,以功叙官,

()

俞万春(1794-1849),字仲华,号忽雷道人,晚号黄牛道人。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生于北京。兄弟七人,排行第二。幼丧母,多疾,由淑人钱氏抚养成人。诸生。家有藏书万卷,自幼博览群籍。嘉庆十八年(1813),随父居广东,逢黎民起义,助父平之。道光十一年至十二年(1831—1832)间,又逢瑶民之变,助父平息,以功叙官,不就。继而归浙江,寄寓杭州西湖,悬壶行医。道光二十二年,英军犯海疆,曾向浙江巡抚刘玉坡献战守之策,受到赞赏。晚年皈依佛门,闭户家居,以著述自遣。道光二十九年元旦卒,终年五十六岁。精医道,善骑射,通兵法,著有《医学辨症》、《骑射论》、《火器考》、《戚南唐〈纪效新书〉释》、《净土事相》,均未刊行。因对《水浒传》的巨大影响深感恐惧和仇恨,又受其父之命,自道光六年开始撰写小说《荡寇志》(又名《结水浒传》),至二十七年始完成,历时达二十二年,“三易其稿”(俞晴湖《荡寇志序》),“未遑修饰而殁”(俞龙光《荡寇志·识语》)。其子俞龙光于咸丰元年(1851)加以修润,徐佩珂于咸丰三年刊于南京。该书虽为《水浒传》的续书,但其“立意正相反,使山泊首领,非死即诛”(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书中造事行文,有时几欲摩前传之垒,采录景象,亦颇有施罗所未试者,在纠缠旧作之同类小说中,盖差为佼佼者矣”(引同上)。生平事迹见叶德均《俞万春及其〈荡寇志〉》(《小说月报》第三十五期)等。

荡寇志 俞万春

《荡寇志》是中国清代长篇小说名,作者俞万春(1794—1849),此书草创于道光六年(1826),写成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间凡三易其稿,首尾历22年。本书中,作者仇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起义的思想与金圣叹一致,所以他紧接金圣叹腰斩过的七十回本《水浒传》,从七十一回写起,杜撰出一大篇宋江等如何被张叔夜擒拿正法的故事,自名其书为《荡寇志》,此书的初刻本却又署书名为《结水浒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