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净

如净(1163~1228),南宋禅宗曹洞宗僧人。雪窦智鉴弟子。据《五灯会元续略》卷一、《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七等载,俗姓俞,号长翁。明州(治所在今浙江宁波)人。少年出家,勤习经论。十九岁起游方参学。入雪窦山谒智鉴禅师,经多次激发,豁然省悟。呈偈颂,受智鉴印可,嗣其法。后浪迹江湖二十

()

如净(1163~1228),南宋禅宗曹洞宗僧人。雪窦智鉴弟子。据《五灯会元续略》卷一、《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七等载,俗姓俞,号长翁。明州(治所在今浙江宁波)人。少年出家,勤习经论。十九岁起游方参学。入雪窦山谒智鉴禅师,经多次激发,豁然省悟。呈偈颂,受智鉴印可,嗣其法。后浪迹江湖二十余年,至嘉定三年(1210),受请住持建康清凉寺。既而历住台州净土寺、临安净慈寺、明州瑞岩寺。宝庆元年(1225),奉敕住天童山景德寺,故世称“天童如净”。法众辐辏,范模清亮,海内以为法式。法嗣有雪庵从瑾、希玄道元等。道元乃日本村上天皇第九代后裔,贞应二年(1223)入宋,师事如净前后凡三年,受曹洞宗禅法和法衣而归日本,建立永平寺,开创日本曹洞宗。如净发展正觉的“默照禅”,更偏重于打坐。认为参禅即为身心脱落,只要打坐,离五欲、除五盖,便是与佛祖相见的时节,故不用烧香、礼拜、念佛、修忏、读经。有《如净和尚语录》二卷、《天童山景德寺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行世。


释如净。不详何许人也。甫参法位。当纳戒津明练毗尼砥砺名节。时恒讲勖徒侣云屯。辞笔偕长博达儒典。先是关中行智首律师四分律疏。魏郡法砺律师着疏别行。尔时关辅河北各竞宗派。微似参辰。隋末唐初道宣律师。以首大疏为本。造删补律钞三卷。稍为会要。行事逗机。贞观已来三辅江淮岷蜀多传唱之。次装三藏弟子怀素者。先习钞宗。后委弃宣砺之学。于咸亨年中别述开四分律记。后号新章欤。至代宗大历中新章旧疏互相长短。十三年敕。集三宗律匠。复位二家隆杀。时净推为宗主。语在圆照传。至建中二年奏二疏并行净之力也。盖以国相元公载笃重素公崇其律教。乃命净为新疏主作传焉。[《宋高僧传》卷第十五]

如净和尚语录 如净

凡二卷。又作天童如净禅师语录。南宋曹洞宗僧天童如净(1163~1228)撰,文素、妙宗、唯敬等编。理宗绍定二年(1229)刊行。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收录如净于建康府清凉寺、台州瑞岩寺、临安府净慈寺、明州瑞岩寺与天童景德寺之上堂法语,以及小参、普说、法语、颂古、赞佛祖、自赞、小佛事、偈颂等。如净为曹洞宗颇具代表性之宗师,其法嗣道元系日本曹洞宗之宗祖,故由本语录可了解如净在中、日曹洞宗史上之重要地位。又如净之法嗣义远,将如净和尚语录所未刊之天童上堂法语二十则辑为一卷,称为天童山景德寺如净禅师续语录,又称天童遗落录,亦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