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晋

毛晋(1599年1月31日—1659年9月13日),字子晋,世居虞山东湖(今江苏常熟),是明末清初大藏书家,也是个很有功力,很全面的编辑家。<br>毛晋博学强记,通明好古,很有学问, “在明季以博雅好事名一时”。但于仕途并无成就,没有做过官。一生中都是与书籍打交道,同治苏州府志记载:他家居迎春门外七星桥,少

()

毛晋(1599年1月31日—1659年9月13日),字子晋,世居虞山东湖(今江苏常熟),是明末清初大藏书家,也是个很有功力,很全面的编辑家。


毛晋博学强记,通明好古,很有学问, “在明季以博雅好事名一时”。但于仕途并无成就,没有做过官。一生中都是与书籍打交道,同治苏州府志记载:他家居迎春门外七星桥,少为诸生,性嗜卷轴,湖州书舶云集於门,当时流行的谚语是,三百六十行生意,不如卖书於毛氏。可见毛家与书籍的关系之密切。吴伟业作过《汲古阁歌》,也能说明这一情况,歌中提到: “嘉隆以前藏书家,天下昆陵与琅邪,整齐旧闻汲放失,后来好事知谁及,比闻充楝虞山翁,里中又得小毛公,搜求遗佚悬金购,缮写精能镂板工”;还有“君今万卷尽刊讹”之句。毛晋除了藏书,在编辑工作方面,有多方面的才能,抄书、刻书、校书、编书都有成就,自己还著书立说。


毛晋好搜罗古籍,并专修了汲古阁、目耕楼以藏书。他家里藏书有84000余册,而且多是宋元刻本,并在藏书上盖有藏书印章: “毛晋秘箧审定真迹”、“毛氏藏书”、“汲古阁世宝”等。对此, 《汲古阁珍藏书目》有详细记载。毛晋很喜欢校刻古书, “经史全书,勘雠流布,毛氏之书走天下”。他曾校刻《十三经》、《十七史》、《六十种曲》、《津逮秘书》等。他校刻的书,称为汲古阁版,亦称毛本,流布天下,影响极大。他是历代私家刻书最多者,对此,《汲古阁刻书目》有详细记载。他也喜欢抄录罕见秘籍,缮写精良,如《萨天锡诗集》等书,就是他手抄的,后人对他的抄本很重视,称之为毛抄本。校刻、抄书,都是编辑工作的组成部分。


毛晋编辑注释的书很多。编辑有《二家宫词》、《三家宫词》、《元四家诗》、《宋名家词》、《津逮秘籍》、《香园》、《苏米志林》;注有《毛诗陆疏广要》、《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还著有《隐湖题跋》、《海虞古今文苑》、《毛诗名物考》、《明诗纪事》等。可见他的成就是很大的。


他编辑的书籍中,规模最大的要算《津逮秘籍》。这是一部汇集宋元以前古籍的丛书,有15集,139种,其中有两种只有目录,所以,实际为137种。这部书也可以说是他和胡震享合编的。胡震享自己先搜集编辑了一些古籍,后来遭受火灾,他搜集整理的古籍,只剩下了一些残版。毛晋在残版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整理,增加了内容。由于毛晋家藏书多,结交的读书人多,所以,他编辑的这套丛书,比别人编的好得多,有条理得多,但其中也有一些伪本。不管怎样,它保存了许多古籍,是有功劳的。


他编辑的诗词集各有特点。《二家宫词》二卷,是皇家词选,采集了宋徽宗的自建中靖国二年至宣和六年(公元1102—1124)御制宫词300首和宁宗杨皇后词50首,共350首。其实其中真伪参半。《三家宫词》3卷,主要是宫庭诗,都是七言绝句,共300首,其中唐王建100首,后蜀花蕊夫人100首,宋王珪1000首。《元四家诗》26卷,有虞集诗8卷,杨载诗8卷、范椁诗7卷、揭徯斯诗3卷。元诗在历史上本来成就不大,不过选编的这些诗,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元诗的面貌。《宋名家词》,选了61家,自曼殊珠玉词起,到卢炳哄堂词止,采集得比较广泛,有一定的代表性。每家之后都附有跋语,对这些词家进行了评论。他编辑此书时,是按他搜集到的词付雕版的时间先后为序,随得随雕,没有什么选择,所以,质量有高有低,不完全一致。


毛晋编辑的《苏米志林》3卷,2卷是掇集苏轼的琐言碎事;1卷是米芾的铁事。《香园》3卷,是杂录的香事,如狄香条,注为洒扫清枕边,鞮芬以狄香。鞮,履也。狄香,外国之香也。全书陈因习见,庞杂割裂。这两种书都价值不高。


毛晋注释的《毛诗陆疏广要》2卷和《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都是三国时吴陆玑的作品,注释中旁证博引,资料丰富,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毛晋从自己著书,到抄书、刻书、校书、注书、编书,而且都很有成就,这在编辑史上是不多见的。

毛诗陆疏广要 毛晋

二卷。三国吴陆机(261-303)撰。陆机字士衡,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少有才名,文章冠世,曾任吴国牙门将。太康末入洛阳,与弟云以文才倾动一时,世称二陆。着有《辨之论》、《吊魏武帝文》、《文赋》等。原有文集,已佚,后人辑为《陆士衡集》。明毛晋(1598-1659)注。晋原名凤苞,字子晋,号潜在,常熟(今属江苏省)人。晋家富图籍,世所传影宋精本,多所收藏。又喜刻古书,汲古阁版至今流布天下。此书为晋所自编。陆机原书二卷,每卷又分二子卷。因晋储藏丰富,采摭既多,故异同滋甚,颇须辨难考订。如南山有台一条,则引《韵书》证其佚脱;有集维鷮一条,则引《诗辑》证其同异。考订亦颇不苟。由于嗜异贪多,每伤支蔓。如鹤鸣于九皋一条,后附《焦山瘗鹤铭考》一篇,蔓延及于石刻,于经义无关。然虽伤冗碎,究胜空疏说诗之家。有《四库全书》本。

()

三家宫词 毛晋

唐宋诗歌总集。3卷。明毛晋编。此书收唐代王建、前蜀花蕊夫人和宋代王珪宫词各100首。以人分卷。王建首创宫词一格,即以宫闱生活为主要题材的七言绝句。王建卷后有跋语,称王建宫词凡百绝,天下传播,效此体者虽有数家,而建为之祖。毛晋历校古本,删除他作,得100首。花蕊夫人卷后有据说是王安国(王安石之弟)写的跋语,称熙宁五年(1072),于崇文院中校理蜀国故书,得二敝纸所书花蕊夫人诗,词甚奇,与王建宫词无异。王安国定为后蜀孟昶妃号花蕊夫人者所作。然而,据今人浦江清根据宫词内证考定作者不是后蜀孟昶妃,而应该是前蜀王建花蕊夫人小徐妃。因为宫词中所咏多为前蜀宣华苑中的景物和事实。王建纳徐耕2女,姐为淑妃(大徐妃),妹为贵妃(小徐妃),小徐妃生后主王衍,封顺圣太后,后为后唐庄宗所杀。其宫词所传版本较多,其98首者最为近真。或作百首者,系混有他人诗2首或有混入王建、王珪的宫词。浦江清有校定本,并附有按语,收入《浦江清文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王珪,字禹玉,北宋文学家。三家宫词,题材相似,皆以宫苑生活为主,词风柔靡,情调轻艳。唯花蕊夫人宫词真实地反映出前蜀宣华苑富丽堂皇的建筑和游

()

二家宫词 毛晋

二卷。明毛晋编纂。集中收录北宋徽宗皇帝宫词与南宋宁宗皇后杨氏宫词两种。(一)徽宗皇帝宫词三百首,徽宗名赵佶(1082—1135),元符三年(1100)即位,昏庸腐败,任用奸臣蔡京等,招致亡国之祸。作为艺术家则颇有成就,工书法,自成一家,以瘦金体名世,工花鸟,能诗词。相传此三百首宫词为其所作。宫词末有宣和六年帝姬长公主之跋,因此称谓不伦不类,其中所云宫人孔祯又能忌宋仁宗庙讳,故四库馆臣疑此跋为伪作(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但从宫词(如湘簟凉生暑气微一首)中所反映的皇帝生活及心态来看,其中必有宋徽宗作品,亦可能有后妃宫女作品混入。(二)杨皇后宫词五十首。杨皇后(1162—1233)为南宋宁宗皇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嘉泰二年(1202)立为皇后,理宗朝被尊为皇太后,同听政,逾年撤帘,卒谥恭圣仁烈。篇末有跋云:右宫词五十首,宁宗杨后所撰,好事者秘而不传,世亦罕见。癸酉仲春,得之江左,何啻和隋之珠璧耶?王建、花蕊不得专美矣。潜夫识。潜夫乃周密别号(泗水潜夫),癸酉为度宗咸淳九年(1273)。此组诗有三十首、五十首之分,清人缪荃荪谓:大抵宫闱笔墨,不甚流传于外,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