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鸣

马鸣,古印度佛教哲学家、诗人,大乘佛教著名论师。约1、2世纪出生于中天竺国,原为婆罗门外道,后改信佛教,“博通众经,明达内外”。音译“阿湿缚窭沙”。据说出生于中印度舍卫国婆枳多城的一个婆罗门家庭,原是外道沙门,和佛教徒胁尊者(也有说和胁尊者弟子奢)辩论中受佛教影响后皈依佛教

()

马鸣,古印度佛教哲学家、诗人,大乘佛教著名论师。约1、2世纪出生于中天竺国,原为婆罗门外道,后改信佛教,“博通众经,明达内外”。音译“阿湿缚窭沙”。据说出生于中印度舍卫国婆枳多城的一个婆罗门家庭,原是外道沙门,和佛教徒胁尊者(也有说和胁尊者弟子奢)辩论中受佛教影响后皈依佛教。一般认为他是最早提倡大乘佛教学者之一,是著名的大乘论师。他提出“真如缘起说”,认为真如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宇宙的实体和本体。真如自性清净,永恒存在,绝对不变,无所不在,充斥整个宇宙。真如也是“一心”,又称“众生心”,即众生本来就具有的心性。由一心又分“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两种,前者是不生不灭的永存之门,在宇宙万物中它代表了宇宙永恒不变的本体;后者是生生灭灭的短暂之门,它代表了宇宙万有的刹那生灭现象。真如自身虽然具备清净性质,但是还要受到无明的影响,无明依真如而起,因此真如依无明而缘起生灭变化,显现了世界各式千差万别的现象。所以真如和无明相互对立,真如是净法,无明是染法。在三界中真如本体和无明现象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两者的缘生就是阿赖耶识。因此阿赖耶识具有真如和无明两种属性,有觉(清净无碍)和不觉(无明生惑)两种含义,并且由于“不觉”的作用而派生出无效的妄念,世俗间的万事万物皆因众生的“无明”所惑派生,故亦是虚妄不实,整个现象界皆“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真如和无明还处于一种连续不断相互影响的运动中,这种运动是一种叫做熏习的过程,可以改变事物的性质,真如熏习无明是净染法,使事物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反之无明熏习真如,使众生更加迷妄朝着坏的方向发展。世界上的诸事物和现象就是由于这种熏习作用,使好、坏现象相续不断。对众生来说开发原本具有的真如自性清净之心,勤加修持,脱离染污,并由净染熏习生起信仰大乘佛教之心,得到诸佛菩萨的“慈悲愿护”,趋向涅槃之道。“真如缘起说”影响很大,中国佛教宗派的禅宗、华严宗都受过不同的影响。马鸣除了精通佛法,也善长诗歌、音乐。据说他曾作妙乐,亲自参加演奏。后离开中印度到北印度弘传佛法。传说马鸣曾应邀参加了在罽宾举行的《大毗婆沙论》结集大会,担任著文。11年后写作百万偈《毗婆沙》一书。现在汉译佛典中以他名字撰写的佛典有:《大乘起信论》、《大宗地玄文本论》、《尼乾子问无我义经》、《事法师五十颂》、《十不善业道经》、《六趣轮回经》、《大乘庄严论》、《佛所行赞》等七种。也有人认为《大乘起信论》和《大宗地玄文本论》是后人撰写的,假托马鸣之名。

事师法五十颂 马鸣

全一卷。马鸣菩萨集,宋代僧日称等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全卷由五十颂组成,记述出家、在家二众皆须敬重灌顶师阿阇黎,因此可得种种功德利益;反之,若对师轻慢诽谤,则得种种苦报灾厄。文中并详述弟子对师尊所应奉行之礼仪、劳务等。此外,本颂中所出现之仪轨、灌顶、真言、护摩等名相,显系密教用语,故作者是否确为马鸣菩萨,尚待研考。

()

尼乾子问无我义经 马鸣

一卷,马鸣菩萨集。宋日称等译。尼犍外道诣大乘学者所,问无我之义,大乘学者为说无我之义,有偈颂。

()

大宗地玄文本论 马鸣

凡二十卷。马鸣菩萨造,南朝陈代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书阐释金刚地之行位等,共立四十大决择分。其中,初二分解说十种大因缘,相当于序分;第三以下至三十六分为正宗分,以解说金刚地之五种位至阿说本王之十方尘数等;三十七分至四十分为流通分,鈙述本书之功德及马鸣自述过去之本因等。各分之下皆先举出偈颂,其后逐文释之,三十七分以下之四分则仅揭举其颂。又本论所说内容颇为怪诞,且署名‘真谛三藏译’之记载,诸经录皆未见载,加以论中所引多数经典名称皆不见于诸经录,此外,本论论述之体裁与向来被视为伪撰于我国之释摩诃衍论颇为酷似,故学者多谓本论乃后世伪造而假托马鸣之名。又如缘山三大藏总目录卷下所载,本论谓马鸣所造者,盖后世之假托,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九谓该论始见于宋大中祥符录,知其成书年代距今不远。现藏本唯存于高丽藏及明藏中。

()

大乘起信论 马鸣

佛教经典。马鸣菩萨造。有二译。旧译者为梁之真谛,一卷,新译者为唐之实叉难陀,二卷。说如来藏缘起之理。近代许多学者认定它是南北朝后期中国人托名之作。该书提出的心性本觉,妄念所蔽的命题,对中国佛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传统印度佛学主张心性本净,客尘所染,即认为佛性要经过累世修行证得佛果之后才能有,众生本身先天不具有佛性,因而凡人成佛须依靠外在的力量。心性本觉,妄念所蔽的含义则是,一切众生本来就具有佛性,只不过先天的佛性被俗世的妄念遮盖了起来。由于佛性本有,因而就可以依靠自身的觉悟把妄念去掉,使本来觉悟的心性显现出来,从而成佛。于是佛教修行的重点就在于促使众生自我觉悟,获得解脱的途径,即在于内心修养。该书提出,只要深信佛性和佛法僧三宝、修持六度,就能获得解脱,而不需累世修行,不需依靠外力。心性本觉的观点为后来中国式佛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这本书也一直被作为大乘佛教的入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