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钟伦

李钟伦(1663-1706),清福建安溪县人。字世得。李光地长子。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举人,未仕而卒。初受《三礼》于叔父光坡,又与宣城梅文鼎等游,敏而好学,事事必求本原。著有《周礼纂训》、《三礼仪制歌诀》、《经书源流歌》等书,均传于世。(事迹见《清史稿》卷四百八十附《李光坡传

()

李钟伦(1663-1706),清福建安溪县人。字世得。李光地长子。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举人,未仕而卒。初受《三礼》于叔父光坡,又与宣城梅文鼎等游,敏而好学,事事必求本原。著有《周礼纂训》、《三礼仪制歌诀》、《经书源流歌》等书,均传于世。(事迹见《清史稿》卷四百八十附《李光坡传》,《清史列传》卷六十七,《国朝耆献类征》卷四百○七,《碑传集》卷一百三十二,《国朝先正事略》卷七,《文献征存录》卷四。)

周礼纂训 李钟伦

二十一卷。清李钟伦撰。李钟伦字世得,福建安溪人,大学士李光地之长子。康熙举人,未仕而亡。初受三礼于叔父李光坡,并受父指授,多与宣城梅文鼎、长洲何焯、宿迁徐用锡、河间王之锐、同乡陈万策讨论,对三礼造诣颇深。除着有《周礼训纂》外,还有《诗经测仪》、《经书源流歌诀》、《三礼经测义》。《周礼训纂》体例与其叔父李光坡《周礼述注》相似,详为由《天官》至《秋官》五官注疏,加以训义。《考工记》因河间献王所补,非周公之古经,缺其不注。对名物制度不甚加意,故往往考证不详。但也不乏精论,如对巾车重翟,锡面朱总、压翟勒面绩总,安车彫面鹥总,解释颇为散乱。解辨、禘祫、社稷、学校诸篇,皆考证详核,解司马法考证尤为精核。李钟伦又明于推步之术,其训《大司徒》士圭之法,认为百六十余,竟差一寸。《周礼训纂》凡所诠释,用词简要,多得礼意,是研究《周礼》较好的一部参考书。版本有乾隆中成云山房刊本、乾隆翰林院抄四库底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