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于义

刘于义(1675年-1748年),清高宗时协办大学士。字喻旃,号蔚冈,江苏武进(今属江苏)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进士。有文名。雍正初,在京供职,后长期任地方官。在署直隶总督内,遇盗案十余起,每案数十人,依旧例皆应斩首。他以凶器系农具、赃物仅谷米,判为饥民借粮争夺,奏请减罪。直隶盗案区分

()

刘于义(1675年-1748年),清高宗时协办大学士。字喻旃,号蔚冈,江苏武进(今属江苏)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进士。有文名。雍正初,在京供职,后长期任地方官。在署直隶总督内,遇盗案十余起,每案数十人,依旧例皆应斩首。他以凶器系农具、赃物仅谷米,判为饥民借粮争夺,奏请减罪。直隶盗案区分首从自此始。署陕西总督时,见粮草昂贵,数次疏请于甘肃一带开垦屯田,教回民耕种,以应军需。不久,以钦差大臣专管军储事。甘肃自康熙末至雍正初,文书散缺,亏损巨大。他任职四年,部署军队往返,输送军粮战马,屯田筑堡,安置流民,辖内事极繁多。后因失察下属犯罪,被牵连免官。后复起用。乾隆九年(1744),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此后三年间,参与大规模修治直隶境内河道水利。卒谥“文恪”。

雍正陕西通志 刘于义

陕西地方志。清刘于义修,史贻直、沈青崖纂。一百卷。于义字喻旃,号蔚冈,江南武进(今属江苏)人。康熙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贻直官西安总理巡抚。青崖官陕西布政使司督理粮储道佥事。此志成于雍正十三年(1735)。约五百万字。体例仿康熙《志》。正文分星野、建置、疆域、山川、职官、贡赋、学校、祠祀、选举、兵防、驿传、水利、盐法、茶马、物产、风俗、祥异、人物、古迹、经籍、纪事、艺文等三十二门。部分门下列目,如艺文门列御制、诏诰、奏疏、表、状、议等三十一目。建置门自夏商至清每代各附一图,凡十四幅,配以图说,又以表叙三代、秦汉抵清历代政区沿革,引正史地理志诸书以证之,明晰详核。疆域门绘省、府、州、县舆图百幅,山峰河流地名等地理要素标注齐全,图绘亦精。经籍门分经、史、子、集四部著录历代典籍约二千种,并附原书序、跋或解题,多有今已失传者,堪称一部完整地方文献书目。艺文门含御制、诏诰、奏疏、碑文二十篇,记三十余篇,序二十五篇,传五篇,论、说、辨、考、文各十余篇,均为陕西地方史料。搜罗宏富,考证严谨,为陕西通志中最大一部,对研究古代陕西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教育诸方面均有较大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