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焯

陈廷焯(1853—1892年),近代词论家。字亦峰。原籍江苏丹徒,流寓泰州。光绪十四年(1888)中举。性格磊落,重品行。 十五年(1889)应礼部试,不售而归,途经山东某地,闻一妇哭声甚哀。询知此妇原系浙江人,因其夫死于外,无力归葬。廷焯遂慨然出资雇舟运棺木,相伴南下。有一侠客,亦暗中相随,见陈氏举止不

()

陈廷焯(1853—1892年),近代词论家。字亦峰。原籍江苏丹徒,流寓泰州。光绪十四年(1888)中举。性格磊落,重品行。 十五年(1889)应礼部试,不售而归,途经山东某地,闻一妇哭声甚哀。询知此妇原系浙江人,因其夫死于外,无力归葬。廷焯遂慨然出资雇舟运棺木,相伴南下。有一侠客,亦暗中相随,见陈氏举止不苟,始以实情相告而去。一生治诗词,亦潜心医道。《感遇》诗云:“淮南多悲风,之子在北岑。登高望千里,平原莽荆榛。众趋贤所避,穷愁何所论。先师远垂训,忧道勿忧贫。至人贵藏辉,抱朴藏其真。”似是其生活与志趣的自述。


陈廷焯尤以词学理论知名于世。尝历数清代词学诸家,以为从朱彝尊之《词综》、万树之《词律》、彭孙遹之《词藻》等,或讲声律,或极艳雅,都有可采之论,但都不能洞悉词之本原,直揭词中三昧。而张惠言之《词选》则矫枉过正,虽门墙自高,其规模亦不够恢宏。于是上溯《诗经》、《离骚》,以情性温厚为体,以沉郁为用,大力提倡词的“沉郁”之说。以为“作词之法,首贵沉郁,沉则不浮,郁则不薄”。“诗词一理,然亦有不尽同者。诗之高境亦在沉郁,然或以古朴胜,或以冲淡胜,或以巨丽胜,或以雄苍胜。纳沉郁于四者之中固是化境,即不尽沉郁,如五七言大篇畅所欲言者,亦别有可观。若词则舍沉郁之外更无以为词。”(《白雨斋词话》)可谓常州词派的后劲。著有《白雨斋词话》、《白雨斋诗集》、《白雨斋词存》。

白雨斋词话 陈廷焯

词话著作,清陈廷焯撰。陈廷焯(1853~1892),字亦峰,江苏丹徒人,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作者论词大旨,宗常州词派张惠言。常州词派的词学观点为反对浙派尖新小巧、轻佻浮滑而无所寄托的词风,主张温柔敦厚。陈氏论词的主要精神也是如此。他在书中卷1特别突出地提出了沉郁二字作为词论核心。所谓作词之法,首贵沉郁,沉则不浮,郁则不薄。其含义有二,一为要求比兴寄托、微言大义。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写怨夫思妇之怀,寓孽子孤臣之感,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二为要求词的风格含蓄、沉稳。陈氏还提出了顿挫一词与沉郁互补。谓二者统一则词中三昧尽矣。并以此衡文,品评周邦彦、冯延已、王沂孙诸家。并多次强调温厚,如卷8云:温厚和平,诗词一本也。作者的词论既有以诗教评词,提高词的地位与格调的意义,又有限制词的风格多样化的弊病。《白雨斋词话》原为10卷,今本只存8卷。由其门人许正诗整理刊刻。许正诗原刻本成于光绪二十年(1894),后附《白雨斋词存》、《白雨斋诗钞》各1卷。此后又有民国二十三年(1934)唐圭璋辑《词话丛编本》、民国三十五年(194

()

词坛丛话 陈廷焯

清陈廷焯撰。陈氏曾编选历代词作为《云韶集》,计二十五卷,三千四百三十四首,一千一百馀家。在此基础上,写成《词坛丛话》,计一百零一则,综评历代名家词作,并述《云韶集》编选大旨。其论词之发展,认为汉乐府长短句不一,是词之祖也。六朝《江南》、《采莲》诸曲,去倚声不远,经唐五代,至南宋形成高峰,以后由衰而亡,复盛于清初。他提出词中五圣(北宋贺铸、周邦彦,南宋姜夔,清代朱彝尊、陈维崧),称方回词,笔墨之妙,真乃一片化工,美成乐府,开阖动荡,独有千古,白石词中之仙也。对清代词人,又以唐诗拟之,朱彝尊为李白,陈维崧为杜甫,厉鹗为韩愈。称朱竹垞词,艳而不浮,疏而不流,工丽芊绵中而笔墨飞舞;陈其年词,纵横博大,海走山飞;樊榭词之妙,窈曲幽深,脱尽凡俗。此书代表陈氏早年词学观点,推尊浙西词派,论词以雅正为宗,讲求格律,以朱氏《词综》为千古词坛之圭臬。这与《白雨斋词话》中推尊常州词派,论词主沉郁、重比兴、以张惠言《词选》为指归的见解异趣。《词坛丛话》置于《云韶集》前。此书为未刊稿本,1930年前后陈氏长子兆瑜捐赠南京国学图书馆,今存南京图书馆。屈兴国《白雨斋词话足本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