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城樓

安定城楼朗读

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

賈生年少虛垂淚,王粲春來更遠遊。

永憶江湖歸白發,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雛竟未休。

()

譯文

高大城牆上有百尺高的城樓,在綠楊林子外是水中的沙洲。

年少有為的賈誼徒然地流淚,春日登樓的王粲再度去遠遊。

常向往老年自在地歸隐江湖,要想在扭轉乾坤後逍遙扁舟。

不知道腐臭的死鼠成了美味,竟對鹓雛的愛好也猜忌不休。

注釋

安定:郡名,即泾州(今甘肅省泾川縣北),唐代泾原節度使的治所。

迢遞:此形容樓高而且連續綿延。謝朓《随王鼓吹曲》:“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

枝外:一作“枝上”。汀洲:汀指水邊之地,洲是水中之洲渚。此句寫登樓所見。

賈生:指西漢人賈誼。《史記·賈生傳》:“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一歲中至太中大夫。”又《漢書·賈誼傳》載:賈誼認為“時事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太息者六。“因此”數上書陳政事,多所欲匡建”。但文帝并未采納他的建議。後來他嘔血而亡,年僅33歲。李商隐此時27歲,以賈生自比。

王粲:東漢末年人,建安七子之一。《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載:王粲年輕時曾流寓荊州,依附劉表,但并不得志。他曾于春日作《登樓賦》,其中有句雲:“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李商隐此以寄人籬下的王粲自比。

永憶:時常向往。江湖歸白發:年老時歸隐。

欲回天地入扁舟:《史記·貨殖列傳》:春秋時範蠡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後,乘扁舟歸隐五湖。李商隐用此事,說自己總想着年老時歸隐江湖,但必須等到把治理國家的事業完成,功成名就之後才行。

“不知”二句:鹓雛是古代傳說中一種像鳳凰的鳥。《莊子·秋水》:“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鹓雛。……發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鸱得腐鼠,鹓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吓我邪?’”李商隐以莊子和鹓雛自比,說自己有高遠的心志,并非汲汲于官位利祿之輩,但讒佞之徒卻以小人之心度之。

參考資料:

1、徐中玉 金啟華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 .上海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9 :680-681 .

2、彭定求 等 .全唐詩(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1370 .

3、于海娣 等 .唐詩鑒賞大全集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0 :390-391 .

4、陳永正 .李商隐詩選譯 .成都 :巴蜀書社 ,1991 :4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