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

尹文(约公元前360年—公元前280年)又称尹文子,战国时期思想家,齐国人,宋尹学派的著名代表之一,曾与宋钘、彭蒙、田骈同学于稷下学宫。《汉书·艺文志》把他列为名家并录有《尹文子》,他的思想散存在《汉志》、《吕氏春秋》、《荀子》、《庄子》、《说苑》、《孔丛子》、《韩非子》、《公孙

()

尹文(约公元前360年—公元前280年)又称尹文子,战国时期思想家,齐国人,宋尹学派的著名代表之一,曾与宋钘、彭蒙、田骈同学于稷下学宫。《汉书·艺文志》把他列为名家并录有《尹文子》,他的思想散存在《汉志》、《吕氏春秋》、《荀子》、《庄子》、《说苑》、《孔丛子》、《韩非子》、《公孙龙子》等著作中。《庄子·天下篇》最为概括地记述了其学术思想大要。《吕氏春秋》记尹文与齐湣王论“士”,涉及“士”的标准问题,认为“见侮而不斗”,又《庄子·天下篇》说他“见侮不辱,救民之计,禁攻寝兵,救也之战”,主张息兵救民,近平与墨子同宗,而《说苑·君道篇》记尹文子与齐宣五论人君之事,认为“无为而能容下”、“圣人寡为而天下理”,又近于道家之说,可见尹文及其宋尹学派的思想揉合了儒、墨、道等各家学说,但主要“持论在墨家道家之间”(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大纲》),尹文认为“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庄子·天下篇》),主张兼爱天下。他认为应该“情欲寡之以为王”(同上),又说“以禁攻寝兵为外,以情欲寡浅为内”(同上),把道家的清静无为、清心寡欲看作人生的最主要内容。他还崇尚节俭,“五升之饭足矣”(同上)。在认识论上他提出一个很有意义的观点,“接万物以别宥为始”(同上),就是说要正确地认识事物,获得真知,就必须首先去掉自己知识的局限性,除掉主观偏见。尹文很强调正名审分,他认为“名正则治,名丧则乱”,(《吕氏春秋·正名篇》)《尹文子》还说“有形者必有名,有名者未必有形”。对后世的形名观有一定的影响。

尹文子 尹文

一卷二篇,战国时名家著作,尹文撰。《汉书·艺文志》著录于名家:《尹文子》一篇。说齐宣王,先公孙龙。该书至汉末时已多脱误,魏黄初时,仲长氏重作编排条次,定为上下两篇。《隋志》、《旧唐志》记为二卷,《新唐志》著录为一卷。今本分大道上、大道下两篇,或即魏仲长氏条次整理后的本子。其篇次割移,杂窜入汉以后文字,非《汉书·艺文志》著录之原书。但书之基本内容仍与尹文思想相符,尚可作为研究尹文的资料。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今本《尹文子》为伪托,非但为后人伪撰,即仲长统之序,亦后人所依托(姚际恒《古今伪书考》)。或曰即汉末形名说流行时所伪托之书(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亦有认为精论甚多,其为先秦古籍,毫无可疑(梁启超《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考释》)。该书上篇专论形名。提出名依形而立,名之作用在正形,正形必先正名,而正名则需对名察检。他就名与形的关系提出三科四呈分类法。主张通过正名定分,各得其所。并分析了名实不一的几种形式。下篇则论刑名法术,颇强调以名法治国。其书主体为倡导名家之说,但其所持思想甚杂,书本名家者流,大旨指陈治道,欲自处于虚静。而万事万物,则一一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