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鋐

雷鋐[hóng](1696-1760年)清理学家。字贯一,号翠庭。福建宁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六年,卒于清乾隆二十五年。清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至左副都御史。少时肄业于鼇峰书院,后受学于蔡世远,服膺张伯行、张履祥之学。读书专宗程、朱,认为“朱子之道,大而能博”,“然其要不外居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

()

雷鋐[hóng](1696-1760年)清理学家。字贯一,号翠庭。福建宁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六年,卒于清乾隆二十五年。清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至左副都御史。少时肄业于鼇峰书院,后受学于蔡世远,服膺张伯行、张履祥之学。读书专宗程、朱,认为“朱子之道,大而能博”,“然其要不外居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返躬以践其实而已矣”(雷鋐《经笥堂文钞》卷一);指出陆、王人品事功,卓然千古,然其学术则流于异端,不足为学。于清初张伯行、陆陇其、方苞、朱轼、王懋竑、朱泽澐诸家学术,皆有阐述称颂,故其论《易》多本李光地,论《礼》多取方苞。朱仕琇赞其学“以躬行为主,以仁为归,以敬义为门户,以人情事理为权衡,以六经为食饵,以文艺为绅佩,以奖引天下之士为藩牆”(《经笥堂文集序》)。著有《读书偶记》、《经笥堂文集》、《自耻录》、《闻见录》等。

读书偶记 雷鋐

三卷。清雷鋐(1697—1760)撰。鋐字贯一,一字翠亭,宁化(今山西省宁武县)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至左副都御史。其受业于李光地、方苞,以躬行为主,以仁为归,以敬义为门户,以程朱为宗,于陆象山、王阳明辨之甚力。著有《经笥堂集》等。该书为雷氏读书札记,大旨以朱熹为宗,而不争门户。如卷一有云:古人心最平,如孟子谓夷惠隘与不恭,君子不由,而又谓其为百世之师是也。后世如陆子静、王阳明、陈白沙论学术者必辨之,谓其非孔、孟、程、朱之正派也,然其砥节砺行,以之针砭卑鄙俗夫,不亦百世之师耶?又读《易》一条谓穷理之功在格物,尽性之功在践形,此彻上彻下无纤毫影响处,又谓道心即性也。人心之正者,道心为之主,即性宰乎气也;人心之偏者,道心之有蔽,即性泊于气而失焉者也。非道心为一心,人心又为一心也,知道存即道心也,不知其为道而肆焉,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矣。故必道心为主、人心听命也,是知谓心即性者非也,离心性而二之者亦非也。其持论比较平允,较诸讲学诸家尤为笃实。该书论《易》几及其半,多本李光地;其论礼则多本方苞。关于《太极图》,先儒已阐发殆尽,而该中仍连篇累牍,绘图作说,殊为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