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载

戈载(1786-1856),字顺卿,一字瞍甫、孟博,号宝士,又号润卿,双红词客、山塘词隐。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诸生。官国子监典籍。工绘事,善花卉,设色冶逸,画梅得王冕之妙。又工书,隶书独具风神。尤长于词。与朱绶、沈传桂、吴嘉淦、王嘉禄、沈彦曾、陈彬华号“吴中七子”,朱疆村《清代词坛点将录》

()

戈载(1786-1856),字顺卿,一字瞍甫、孟博,号宝士,又号润卿,双红词客、山塘词隐。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诸生。官国子监典籍。工绘事,善花卉,设色冶逸,画梅得王冕之妙。又工书,隶书独具风神。尤长于词。与朱绶、沈传桂、吴嘉淦、王嘉禄、沈彦曾、陈彬华号“吴中七子”,朱疆村《清代词坛点将录》中其名号为“郭盛”。生平事迹见《国朝同综续编》卷一〇、国朝书人辑略》卷九、《清画家诗史》庚下。


著有《翠薇花馆诗》、《翠薇花馆词》、《词林正韵》。编有《词律订》、《词律补》、《乐府正声》、《续绝妙好词》、《宋七家词选》等。戈氏于词学造诣、影响及功过,历来褒贬不一。江顺诒《词学集成》谓其《词林正韵》“诚有功后学”,杜文澜《憩园词话》谓“永为词家取法”,谭献云“实为声律诤臣”。而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则云:“戈宝士《翠薇花馆词》最多……然平庸少味。阅至十篇,便令人昏昏欲睡。因其室有馀资,喜结纳,才名易起。谓好事则可,谓之名家则不能也。”又云:“其词才亦未知去陈氏(指陈维崧)几由旬也,而千里(指顾广圻)以为推倒迦陵(维崧号),岂溺情而不自觉欤?”讥其自诩精深音律而其词作却失律者,如蒋敦复《芬陀利室词话》云:“顺卿持律虽严,集中亦不能自遵约束。”又云:“持律谨严,特少跳脱变化之笔。”

词林正韵 戈载

三卷。清戈载编。明清之际,词韵分合之争,与词韵之作,一时俱盛。戈氏谓古无词韵,古人之词,即词韵也。是书即取唐宋人词,博考互证,又广稽韵书,裁酌繁简而成。其撰述目的,非敢正古人之讹,实欲正今人之谬,对于以前各种词韵之误,多所纠弹。分为十九韵部,前十四部为舒声韵。因词之押韵允许平上去三声通押,故是书将平上去三声合并于一部,每部中又分为平仄两声,仄声中再分上、去声;凡入声作平声或上、去声者,则附载于某部。入声因在词中不与舒声相混,故另列五部入声韵。十九韵部无韵目,但在每一部中均标明该部所包《广韵》之韵部,如第一部包括平声东冬钟、上声董肿、去声送宋用。韵部及每部内的小韵(即同音字组)的排列,基本与《广韵》一系韵书的排列同。每一小韵之首字,用〔〕标出,并注明反切。反切多依《集韵》,韵字下无注释。书前有发凡一卷,简述编是书之目的、经过,该书之简况,词韵与诗韵、曲韵之差别等,举例甚详。王鹏运跋谓:《文会堂》、《学宋斋》诸家强作解事,未足依据。戈氏书最晚出,而最精核,可谓前无古人矣。但王氏对是书亦有所批评,云:宝士著书,动谓宋词失韵,余谓执韵以绳今人之不知宫调者则可,若以绳宋人

()